202004-03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出台“1+8”政策 4月3日上午,记者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细化落实《关于促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强化增量培育,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连云港市自贸办、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研究起草了促进自贸试验区.... Read More >
202004-01 同舟共济 共抗疫情 460万只口罩经连云港港运往韩国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各国对防疫物资的需求日益急迫。截止3月31日,已有大约460万只口罩、3000套防护服通过连云港中韩轮渡货运班轮运往韩国。其中,50万只口罩、3000套防护服为企业免费捐赠。 据了解,这些出口韩国的医疗物资主要来自山东、江苏及浙江等地。为了让防疫物资快速抵达疫.... Read More >
202003-30 连云港市贸促会为企业出具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 本刊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连云港市部分国际贸易企业因延期开工及物流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无法按期交付货物,产生了逾期履行甚至是不能履行的风险。为维护连云港市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避免违约金、合同解除及信誉等方面损失,连云港市贸促会及时协助企业出具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并为急需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 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是指由中国贸促会及其授权的分支机构应申.... Read More >
202003-30 连云港市首个港口项目完成“线上招标” 3月24日上午,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液体散货泊位区进港航道工程施工监理项目在连云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开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疫情期间连云港市交通港口行业首个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完成的公开招标项目。 疫情发生后,为了降低人员聚集风险,连云港市公开招标项目一度暂停,港口一批重点施工项目的招投.... Read More >
202003-27 夫妻勠力同心 共守战疫防线 一场突如来的灾难,牵动着大家的心。葛婷是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症专科护士,有着13年的ICU工作经验,2009年参加过甲流救治工作。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她毫不犹豫报名要求冲在抗疫最前线。 临行当天葛婷的丈夫、连云港市医疗战线120急救中心医生王长青因为要在市急救中心值班,不能为葛婷送行,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杂粮,也曾几度哽咽,葛婷说“没关系,我就是去上班,放心吧!” 离开.... Read More >
202003-27 连云港港口上线“口岸出入境船舶风险预警系统” 随着连云港市防控疫情工作逐步由内防扩散转向外防输入,连云港港口不断加大对入境船舶防控工作,于3月上旬自主研发并上线“口岸出入境船舶风险预警系统”,有效提升了对入境船舶的防控和风险预警工作,保障了港口安全生产。 “口岸出入境船舶风险预警系统”是以连云港口岸出入境船舶疫情信息共享系统数据为基础,对船舶出入境申报信息作自动判定,根据船舶是否有过疫情重点国家或地区航行史,或是否申报发热、呼吸道等症.... Read More >
202003-27 海河联运再拓新版图 “连云港-济宁”航线成功试航 3月21日,从连云港新云台码头始发的“友顺集8”轮,经过6天的航行后,顺利抵达山东济宁金港,标志着“连云港-济宁”航线试航圆满成功。这是连云港港开通的首条至山东的内河航线,也是月内开通的第2条海河联运航线,连云港海河联运网络进一步织密。 苏鲁豫皖四省水系相连、贸易相通。近年来,随着连.... Read More >
202003-27 “三色预警”高效管理国际船舶出入港 连云港港借力科技防控境外疫情 近日,连云港口岸出入境船舶风险预警系统在经过短暂的试运行之后正式上线使用,成为了江苏省首个投用于国际船舶靠港风险预警的系统。 记者在注册成为系统会员之后,随即就收到了一条船舶到港提醒信息。信息上显示,“中远亚洲”预计于3月30日13:00靠泊连云港港,其备注信息为红色“高风险”。点开信息详情.... Read More >
202003-26 连云港市人社局“点对点”当好企业“服务员” 当前正值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连云港市人社局立足职能,主动靠前、精准施策,积极当好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员”。连云港市人社局的做法主要有: 对重点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 由局长担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40名党员干部担任联络专员,采取“分组划片、一人一企、一人多企”的方式,“点对点”联系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内的80家市区重点监测企业和疫情防控重点.... Read More >
202003-23 连云港市率先推出“精准防贫保”助力脱贫攻坚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防贫机制,连云港市在江苏省设区市中率先推出“精准防贫保”工程。一是制定规范制度。出台了《连云港市精准防贫工作实施意见》,确立我市精准防贫长效机制。二是合理确定防贫对象。按照现行省定脱贫标准,以农村户籍家庭人均年收入6000元的1.5倍作为预警线框定防贫人群,约占县区农村户籍人口的10%,在因病、因学、因灾等情况可能致贫返贫时,均可依程序申请防贫资金扶持。三是建立多元筹....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