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52赫兹”社区养老类无障碍和心理慰藉性服务设施项目,以社区为依托、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智能产品——无障碍智能手环+心理慰藉“倾听”亭为载体,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业服务队伍和社会资源,同时给予老人生理陪伴和心理慰藉,解决目前社区养老模式下老人缺少精神慰藉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社区养老;无障碍;服务设施
据调查,我国空巢老人已超过1.18亿,预测到2030年将攀升至2亿以上。空巢老人比例在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已超过七成比例。这些老人独居生活,面临许多照料和生活困难。智慧养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尚在发展初期,其服务方向多集中于日常的照看和医疗护理服务,而对精神健康层面的关注则相对欠缺。许多社区虽然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但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对较少,导致精神慰藉类服务供应不足。调查发现,老年群体对精神慰藉类服务的需求紧随医疗保健之后,显示出他们对精神慰藉服务的高度需求。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常见的智能养老类无障碍产品多为智能手环,其功能有体温、血压、心率、血氧检测,健康异常报警,实时定位及SOS紧急求救等生理需求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天气预报、拨打电话、语音聊天、闹钟、计步等十余种日常生活功能,功能多样,但操作复杂,老人往往难以使用。
目前,智能养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操作复杂。智能产品在功能繁多的同时操作也较为复杂,不适宜大多数老人。第二,缺少人文关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导致他们的社交互动也在减少,进而产生焦虑和孤独感,这些情绪会对健康和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智能产品只能获取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无法解决老人的内心需求,更无法给予老人一定的心理慰藉。因此,在功能实用与简单易操作之间寻求平衡的同时,具有人文关怀、适老化的智能养老类无障碍产品市场仍然广阔。
二、总体方案设计
“52赫兹”社区养老类无障碍和心理慰藉性服务设施项目,以社区为依托、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智能产品——无障碍智能手环+心理慰藉“倾听”亭为载体,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业服务队伍和社会资源,同时给予老人生理陪伴和心理慰藉,解决目前社区养老模式下老人缺少精神慰藉的社会问题。
项目的主体为产品,服务所需的智能产品共分为两部分——无障碍智能手环和心理慰藉“倾听”亭。无障碍智能手环给予生理陪伴,具备无障碍门铃、健康监测、紧急求助、定位及存储信息功能,例如老人在家时,智能手环帮助老人识别敲门及门铃,传递信号给智能手环,手环振动,提示有客人来;健康监测及紧急求助功能,监测老人各项健康数据,依靠监测到的各种健康数据,如有异常,自动发送信号到社区工作站;内置GPS定位系统,防止老人走失;存储信息功能使老人基本身份信息保存于表中,可用于“倾听”亭的使用,以及在老人走失时也能便于警察辨认老人身份。而“倾听”亭承担主要精神慰藉作用,亭内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志愿者陪同聊天、随机分配聊天对象、对社区提建议及纠纷调解等服务,同时亭外设有大屏,进行社区活动发布及广告播放等功能。
产品的正常协同运行离不开信库系统的支撑,该系统构成了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稳定运作的关键基础。这些信息密切关联着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及管理方法的确立。配合智能产品,搭建信息数据库系统。共有三个数据库,包括社区养老服务共享库、电子医疗记录和老人信息的数据库。目前,在大数据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多地政府正着手推动相关的大数据项目实施。在此背景下,构建信息数据库系统亟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支持。
三、产品应用技术
(一)智能手环健康检测功能
1.温度传感器。国产品牌MYSENTECH推出了一款新型的高精度体温监测芯片M 601,数字总线输出,具备快速测温、低能耗、高度一致性等优点,适合应用于智能手环这类可穿戴式设备中,实现检测人体温度的功能。在智能手环的使用中,设备与皮肤的直接接触使得M 601感测芯片的热焊区域与皮肤温度趋于一致,因此,PCB板的上层与传感器接触的焊盘必须与热焊盘的尺寸相等,在焊接过程中,传感器的引脚和热焊盘会同时与电路板进行焊接。电路板的底层同样有一个相同尺寸或者稍大的覆铜,该覆铜通过不锈钢片与皮肤接触。由于电路板板材的热导率与金属相比很小,为了减小底层覆铜和顶层热焊盘的热阻,放置2~3个过孔,加强热传导。传感器安装电路板的尺寸应尽可能小,以减少热质量产生的热惯性,改善热响应时间速度。测温手环能够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并将监测数据实时存储在手环中。通过物联网关,这些体温数据会被上传到云平台,系统会自动进行体温预警。
2.血压、血氧、心率监测技术。心率是老年人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正常人的心率稳定在60~100次/min,但随着身体机能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率普遍低些,一般维持在65~78次/min。很多时候病理变化会使心率发生变化。PPG+ECG监测技术,24小时对动态血压、心率进行实时监测和提示,血压血氧自动测量,数据异常报警提醒。
(二)智能手环定位功能
首先,它必须配备一个信息存储单元,用于记录用户的所在位置等数据;此外,它还应内置一个GPS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和解码卫星传输的信号;最后还需要一些零散装置,如控制装置、电装置、中央处理装置、时间显示装置等。GPS模块具有灵敏度高、功耗低、体积小等特点,其高跟踪灵敏度使得它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中央处理器(CPU)模块需分别与显示屏、记忆单元、操控单元及GPS定位模块相连,对协调其他模块的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电源模块则需与显示屏、操控单元、记忆单元、GPS模块以及处理器相连;此外,时间显示屏专用于展示当前时间。
(三)智能手环无障碍门铃功能
与传统门铃不同,无线电门铃可以摆脱线路的束缚。无线电设计分为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机安装在屋内,可使用干电池或通过变压器将家庭220 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供电。接收机由使用者佩戴,也可使用干电池供电。
1.接收机工作原理。接收部分由选频高频放大电路、变频检波电路、集成放大器和振动电机组成。根据需要,对315兆赫兹电路进行适当的改动,电路便能成为一个接收机电路。当屋内发出315兆赫兹的信号时,选频电路接收电路判断出315兆赫兹的信号便开始接收。Q1对输入信号进行高频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出后,电路对信号进行混频检波,检波后的信号送入LM 358中对其进行两级运算放大,最后由LM 358的1脚输出,接收电路的核心。
2.振动电路工作原理。为了使信号感应设备在捕获信号时产生明显的震感,必须在其上安装一个振动电路组件。该组件由电容器、电机装置和偏心装置组成。偏心装置应安装于电机装置之上,而电机装置则需牢固地安装在接收机外盒。一旦信号被接收机获取,电动机随即启动,促使偏心轮随之转动,进而引发接收机的剧烈振动。吸收电容则用于吸收电动机产生的自感电流。
(四)“倾听”亭显示屏
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等离子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等。
1.液晶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屏(LCD)是一种设计为平板且轻薄的显示技术,由多组彩色或单色的像素点构成,通常位于发光体或反射层的前端。鉴于液晶显示屏的低能耗特性,工程师们普遍将其应用于依赖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其运作基础在于利用电流激活液晶分子,以产生图像的点、线条和平面,结合背光源来构建完整的视觉图像。
2.等离子显示器PDP。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相似。它是由大量的、独立的像素单元构成的,每一个像素单元中又有十分复杂的内部构造。显示层使用玻璃质基底,该基底的间距维持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并通过密封技术在周边固定,从而创建了多个封闭的放电室。放电室内充入了包含氖气与氙气在内的惰性气体组合,充当运作介质。在这对玻璃基座的内侧涂覆了金属氧化物的导电层,充当激励电极。电极之间增加电压后,空间中的气体混合物便会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形成放电情况。此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激发了涂覆在显示屏上的荧光物质,使其发出可见光线,最终形成图像。
四、结束语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智慧养老成为了未来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目前的智慧养老服务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操作复杂、缺少人文关怀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基于老年群体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本课题针对老年群体在心理慰藉类服务的高需求展开研究,对智能养老这一话题意义重大。
课题研究运用了温度传感器,血压、血氧、心率检测技术,无障碍门铃等关键技术,无障碍智能手环+心理慰藉“倾听”亭的研究成果,对于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使用价值,推动智能养老的建设及发展,为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52赫兹”项目以社区为依托,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智能产品无障碍智能手环+心理慰藉“倾听”亭为载体,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业服务队伍和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生理陪伴和心理慰藉。通过无障碍智能手环,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如无障碍门铃、健康监测、紧急求助、定位等功能。同时,心理慰藉“倾听”亭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倾诉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52赫兹”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促进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也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但本课题仍处于研究成长期,有巨大的学术推进空间,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完整的技术体系解决复杂的养老问题,为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智能养老落到实处,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贡献力量!
(文 / 白珈伊 吕赵珺 李嘉豪 杨南南)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度陕西省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社区养老类无障碍和心理慰藉性服务设施设计的研究”(项目编号:S20221070506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白珈伊,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吕赵珺,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李嘉豪,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研究方向:结构工程;杨南南,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参考文献
[1]柴艺轩.供需视域下的D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23.
[2]程航.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平板显示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08):90-93.
[3]任振耀.基于单片机的老年人智能手环设计[J].电工技术,2023(18):5-9;12.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10171.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