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经济管理 >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研究
2025
04-09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研究

摘 要:城市是国家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时常发生,城市也不能幸免,洪涝灾害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承担着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交通的重任。因此,目前需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强化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从而保障城市稳定发展。本文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加以分析,并阐述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工作主要内容,对现代化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现代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深入,城市格局逐渐发生变化,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区域,人口密度大,工业化水平高,如果发生洪涝灾害,会对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城市需要加强防洪排涝工程,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城市防洪排涝进行管理,加强防洪排涝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防洪排涝的标准,处理好防洪排涝工程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研究并广泛使用防洪排涝的现代化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系统,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现状

(一)城市蓄洪能力弱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过程中,城市面积也逐渐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发挥蓄洪作用的部分湖泊、河道被天然气、供水等管道占用,同时城市的扩建也占据了大范围的农田,雨水得不到合理的积存处理,城市道路所用的柏油、水泥也无法有效进行雨水的渗透,城市中的地表径流增加。因此,城市蓄洪能力弱,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二)排涝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多数地区为了强化防洪排涝的效果,对基础的排涝泵站进一步优化建设。但是现在城市化水平高速上升,城市的建设效率与人口增速不协调,大多数城市的排水系统依然较为落后,排水设施逐渐老化破损。因此,城市内排涝基础设施薄弱,实际排水效率低下,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三)地下空间利用率增加

目前,城市化水平上升,城市中的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占据更大范围的土地进行房屋建设,土地价格及利用率都不断上涨。所以现在人们开始开发城市内的地下空间,比如建设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虽然能够缓解城市用地压力,但是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导致资源浪费。地下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现阶段地下资源都是由不同的开发商进行开发建设,空间深度存在差异且不通畅,遇到暴雨天气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现象。

(四)群众防灾意识弱

目前,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洪涝灾害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防灾意识也比较弱。人们对于暴雨预警以及不同等级所表示的含义没有形成正确认识,无法区分橙色预警与蓝色预警等。因此,当暴雨来临前进行预警时,居民往往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导致城市洪涝灾害对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五)管理部门较多

城市供水目前已经具有国有、民资、外资共同参与的企业性质,由专门的部门负责。通常市政会对城市防洪排涝进行管理,水利部门负责城市外围的防洪排涝。除此之外,污水处理工作是通过市场化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和落实,缺乏沟通,无法相互融合,出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加大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难度。

三、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工作主要内容

(一)落实防洪措施

日常城市的防汛工作中,为了防止洪水对城市造成冲击,会采用修筑堤坝、防洪墙等措施,或者通过修建水库、分洪区以滞留洪水,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从而降低洪涝对城市的危害;也可以采用非工程措施进行防洪,比如完善洪水预警指挥系统、组建专业的救援抢险队伍、建立应急预案制度等措施,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汛期期间,灾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为此,必须对灾害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确保洪涝灾害来临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抗洪抢险工作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耗费巨大的物力人力资源,但有效的防洪措施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需要落实各种防洪措施,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

(二)确保工程质量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着重考虑工程配合城市建设,并加强工程的美观性,但是忽视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如果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不具备安全性,无法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工程的质量,不得出现一丝纰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充分保障。在具体的检验工程质量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另一方面需要对实地认真考察,充分调查工程周边地区的地形、水文等实际情况,并结合各种因素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在检查工程质量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合作,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总之,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时需要加强工程质量,避免中间出现任何差错,对城市居民生活负责,高度重视工程的质量问题。

(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在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可以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导致城市生态失衡。因此,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过程中,需要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比如处理城市污水时,需要将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废水达到要求的标准后才能进行合理排放,或者将废水回收利用,不造成环境污染。总之,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还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既要有效降低洪涝带来的危害,也需要满足城市生态建设的要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措施

(一)提升现代化发展能力

水利工程如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重点建设城市的水文化、水生态,创造人文景观水环境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水文化相关内容的宣传工作,向人们科普节约使用水资源的基本常识,提高节约使用水资源的意识。城市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使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更加宜居;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将水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相融合,提高居民生活品味,为城市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对城市的防洪排涝工程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需要提升现代化发展能力,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需要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得出现闪失,还需要进行严格的现代化管理的专业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需要达到相对应的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应急管理能力以及灵活严谨的逻辑思维。只有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才能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数据并进行自动化管理,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技术参数、历年仪表、水文的观测数据、日常维护情况等等,从而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现代化应急调控

加强现代化应急调控是指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远程监控调度能力,能够及时捕捉工程周边区域的气象状况,在洪涝灾害到来之前能够做好应急工作。组织高水平的应急抢险队伍,加强预警能力,提高预测洪涝发生时间、洪峰流量等信息的准确性。在进行防洪排涝和调洪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比较现有的全部方案,选择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调度方案。除此之外,应急抢险队伍承担着重要的现场抢险救援任务,需要强化抢险队伍的应急救援演练,训练其应对突发灾害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其抗洪抢险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发展。洪涝对于城市的危害体现在许多方面,因此,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人员在汛期需要重点监控堤防、泵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巡查,排除险情,一旦出现意外状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四)超前规划

目前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进行超前规划,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后,流入城市中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出现城市人口膨胀的现象。城市发生洪涝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出现了失误,制定的标准较低,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城市化快速发展又使得部分城区出现管道堵塞等情况,加重洪涝灾害对城市的破坏。位于近郊的新城区在开发时没有连接管道,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排水功能,相关的防洪排涝工程也难以进行,加重洪涝灾害的影响。近年来相关部门为了缓解洪涝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增设了排水系统,但并不具有全面性,管网系统的效果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城市化进程还容易导致热岛效应,人口增多能够使城区温度升高,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城市污染,这样会导致城区降雨量增加,提高出现暴雨天气的概率。因此,进行城市超前规划时,需要着重增加城区绿地绿植的面积,严格对城区人口数量进行控制,控制建筑面积的扩张。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污染防治工作,拓宽风向道路。从而有效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

(五)防洪排涝工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多数城市内部存在河道,需要建设城市过程中加强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保障城市居民能够正常生活。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洪排涝工程应当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共同为城市服务。首先是防洪排涝工程与城市交通相结合。建设城市时可以将道路建设与堤坝建设结合在一起进行规划,即道路既可以满足交通需求,也可以发挥防洪功能,能够有效节省资金,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其次是防洪排涝工程与城市排水相结合。在过去城市规划中,主要将防洪与城市排水分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规划,使得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与排水工程分离,增大建设管道的任务量和难度,也增加了资金投入。因此在日后的城市规划中需要将防洪排涝工程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进行建设。再次是防洪排涝工程与城市污水处理相结合。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产活动活跃,导致污水排放严重,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污水处理系统与防洪排涝工程的联系,为城市创造生态效益。最后使防洪排涝工程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在多数城市中,河道既是防洪排涝工程,又是旅游景点,这就需要在建设城市过程中将二者密切融合,既能使防洪排涝工程发挥防洪作用,又具有观赏价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运行的现代化管理,可以有效保证防洪排涝工程发挥实际作用,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对城市的危害程度。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其现代化管理工作加强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手段,提升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文 / 陈丽红)

(作者简介:陈丽红,德清县乾元镇综合服务中心,本科,水利工程师,从事城市防洪排涝方面研究)

参考文献

[1]夏红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的相关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20(13):115.

[2]黄磊,赵宏为,包璐华,等.基于三维建模的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系统设计——以常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为例[C].//2020第八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2020:1-16.

[3]李鹤,张学荣,赵纲.阿克苏市现代化防洪体系建设探索与研究[J].红水河,2021,40(5):10-13.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