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更加注重发挥公司的网络优势,全力攻坚克难,奋力开拓创新,公司经营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
1.推进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快速增长,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品牌效应更加凸显。2017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673列31.8万TEU,同比增长116%,超出2011年至2016年六年开行数量总和。一是全面提升中欧班列服务质量。加强班列维护,落实班列操作每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盯控。全年为中欧班列客户制作国际联运运单4.3万份,审核各类随车单据6.5万余份,申请对外商定信息610余份,及时协调处理各类问题200余件,为中欧班列客户购买全程货物运输险718单,参保重箱达1.7万只。二是优化中欧班列服务供应商队伍。为中欧班列选择优质高效的口岸报关服务,继续积极拓宽境外代理网络, 2017年新增6家境外代理公司,中欧班列境外代理公司总数超过15家,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境外段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境外分拨配送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三是加强资源整合,优化班列运输组织。收集整理并分析非图定班列开行数据,积极争取为定期开行的非图定班列铺划运行图,为临时开行中欧班列客户申请调度命令77次,组织开行技术直达中欧班列228列,中欧班列线从年初的51条增加至57条,班列开行城市从2016年的26个增加到目前的35个,申请增加中欧班列技术装卸车站5个。在宽轨段成功组织了7次“三并二”班列集并试运工作,提高班列在宽轨段的通过能力。四是扩大中铁箱使用规模,提高中铁箱境外运用效率。2017年中欧班列累计投入中铁箱1.8万余只,同比增加269%。同时,积极营销组织返程货源,还采用通过海运回空、组织俄罗斯及哈萨克货源接续返空等方式加快境外周转效率。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看得见、叫得响、好于预期的首批落地成果。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客户对国际联运产品的更高要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努力破解国联产品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强化项目操作水平,成功开发了一批能满足客户愿望、效益好、有前景的新项目,部分新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客户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开发进口棉纱、进口小麦、进口汽车回程货源,进一步降低中亚班列的综合成本,其中开行进口棉纱班列达37列。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开行连云港、铜山—塔什干直达班列329列3.4万TEU。与越南铁路加强合作,组织开行了广州、南昌、昆明至越南的国际集装箱班列,标志着中越铁路集装箱国际联运进入了新阶段。
3.铁路箱铁水联运项目连续快速健康增长。针对铁水联运业务货源“北多南少”情况,利用公司网络优势,开发南方货源发运至北方,形成王家营西—贵港—山东地区、渡口/巴关河—宜宾北/泸州—山东/河北地区铁水联运项目,形成双向对流,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组织分(子)公司推进铁路箱先水后铁业务,开发了北郊—宜宾北/万州—昆明地区、湛江港/防城港—广州—成都/昆明地区铁水联运项目,并开发了青岛港—仁川(韩国)—青岛港、新港—仁川(韩国)/名古屋(日本)—新港铁路箱下水出境业务,通过国联业务推动了国内铁水联运的发展。2017年全年铁路箱下水共申请发运8.5万TEU,同比增长35%,中铁箱下水出境申请发运量1.6万TEU,同比增长111%。铁路箱下水业务量连续5年快速发展。(文/李敦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1252.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