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连云港阴雨连绵,而在连云港港新云台内河码头上,记者看到工人正忙着装载运往淮安方向的煤炭。随着这一船货物的装卸完毕,连云港港今年的海河联运量数据来到了1004.8万吨,全港海河联运吞吐量顺利迈过一千万吨大关。
众所周知,海河联运一直是连云港港多式联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云港港与周边港口实现差异化、错位竞争的独特优势和运输品牌之一。年初,集团制定了“加快海河联运业务拓展”战略,生产业务部、内河码头等单位持续深挖“两区两线”货源市场,加大货源争抢力度,优化内部生产组织,合力推行全程物流服务。而这一策略也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越来越多的苏、鲁、豫、皖货物逐渐往连云港地区集聚中转或借道出海。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全港海河联运量累计完成974.2万吨,同比增长36.8%。
联运量增长的背后,与码头单位严格落实集团部署、合力抓好生产密不可分。今年,新云台码头在机械劳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化货种结构,加大生产组织,有效控制成本,实现了量效双增,吞吐量连创新高。1—10月的单月吞吐量均超过了去年的月度最高值,其中月度最高超过80万吨,更是提前67天完成了全年660万吨吞吐量(含海河联运量)、集装箱1万标箱的生产任务。同样,南翼的灌河港区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货源,在黄沙、石子、钢材等建材货物的带动下,也提前两个月完成了720万吨(含海河联运量)生产目标,年内有望突破1000万吨。
在集装箱内河航线布局方面,2018年郁洲海运公司在稳固原有淮安、蚌埠航线的基础上,相继开通了连云港至宿迁、徐州航线,实现苏北全覆盖,运力也由原来的3条船舶增加至9条。得益于内河船舶远程登记、优先通闸等政策的落实,往返航程也大为缩减,时间基本控制在2.5~4天之间。
在盘点全年生产工作时,新云台码头公司总经理王志冬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每周达到10到14个航次,有效地将淮安、宿迁、徐州、蚌埠等周边地区货源箱量快速向连云港集聚,未来通过运河、准河,货源腹地将辐射整个苏北、鲁西商、皖北、豫东等地区。全年吞吐量预计将达到800万吨,集装箱过1.5万标箱。
另一则好消息是,日前,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中,将连云港内河港列为“以大宗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发展海河联运、港口物流和内外贸易等功能,逐步发展成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其中,集装箱运输方面,将“重点打造苏北至连云港港、苏北至太仓港、苏南至太仓港等三大核心通道,不断发展连申线盐城到连云港港通道”,并将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列为煤炭、进口铁矿石的海河联运主通道;在连申线通道、淮海出海通道以及徐宿连航道规划上,均要求发挥海河联运优势,将连云港港海港功能向内陆地区延伸,带动淮河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连云港长期以来努力构建的以港口为枢纽,联通盐河、灌河、通榆河、淮河、京杭运河和长江的“一港四线”海河联运格局将进一步得到强化,港口海河联运量也有望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文 /杨开林)
(作者单位: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2131.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