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研究
2019
07-04

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研究

摘要:大运河江苏段是我国大运河的核心区,承载着大运河文化的精华。江苏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海洋文化丰沛,精彩丰富。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融合。在建设“富强美高”新江苏的目标和实现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践过程中,推进江苏区域间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流动,加快实践江苏全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均衡发展,通过大运河文化的挖掘和开发,通过推动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不失为是一个极佳的方式和路径。

主题词:海河联运 大运河文化 一体化 研究

一、引子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和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中国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由此而产生的大运河文化积淀丰厚,愈久弥香,影响着上千年来运河流域的城市和民众文明的发展和成长。

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算起,大运河在江苏大地流淌了2500年,而大运河江苏段历来是大运河全程的核心地段。它途径江苏的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八市,涵盖了江苏的苏北、苏中和苏南,是江苏区域文化覆盖面最为广泛的历史文化沉积内容之一。其中,江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区核心面积约占全国大运河的1/2、遗产河段长度约占全国大运河的1/3、遗产点数量约占全国大运河的40%,记录下了大运河文化的精彩华章。

江苏滨江达海,河网密布,海河联运,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与沿江的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无锡、苏州等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文化对话格局。海河交汇的地理汇聚格局,不仅成就了一个物态的区域地理状况,也孕育出了江苏地方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流布规律,带来区域文化的流动、交流和融合。特别是以淮河、盐河、烧香河为核心的海河联运通道,成就了历史上苏北、苏中、苏南之间的文化沟通和融合,并通过海河联运使得海洋文化与大运河河流文化交融为一体,逐步成熟,趋于一体化。

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更加开放、互利共享、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强化区域文化之间的统筹和融合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笔者以为:江苏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蕴藏着海洋文化的朝晖,加强对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一体化演进过程的研究,提升认识,梳理文脉,理清思路,精准站位,有效对接,加快融合,凸显共享,将有助于促进江苏区域间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加快构建江苏苏北、苏中、苏南城市群文化旅游融通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的演进融合和历史传承

江苏滨海沿江,江海融合、海陆统筹、海河联通是江苏海洋文化的特色之一。大运河横跨中国的华北区域,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自春秋至今业已有2500的历史。江苏是运河的最主要区域,集中了运河文化的主要遗址和文化风情。历史上海洋文化与运河文化的融合此长彼消,相互融合,互补互利,不断发展,成就了江苏现有的文化经典和文化传承。

(一)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的演进融合

众说周知,淮盐是因为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跨越连云港、盐城、淮安、南通4市的13个县、区,占地653平方公里。早在吴王阖闾(前514年)时代,江苏沿海就开始煮海为盐,汉武帝招募民众煎盐,刈草供煎,燃热盘铁,煮海为盐,昼夜可产千斤。唐代开沟引潮,铺设亭场,晒灰淋卤,撇煎锅熬,并开始设立专场产盐。到宋代,煮海为盐的工艺已很成熟。《通州煮海录》记载:“煎制海盐过程,分为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等六道工序。”至元代江苏盐业已发展到30个盐场,煮海规模居全国首位。特别是明代江苏盐业由煎盐发展到晒盐,淮盐产量大增,达到150万担,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经济支柱。

淮盐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重要。唐、宋以来,盐课常占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而两淮盐课又占全国盐课收入之首。鼎盛于明清两代,尤其以清康、乾两朝为最,清顺治年代,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盐税总数的62%。民国时期,两淮盐税占全国盐税收入三分之一以上。历史上民间曾有“两淮盐,天下咸”之说。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商贸、交通运输的发展。《史记·货殖列传》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在此情况下,“纵民得铸钱、制铁、煮盐”。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分封其兄刘仲之子刘濞于扬州建立吴国。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并经四十余年的经营,出现了“以故无赋,国用富饶”的强盛局面。隋代隋炀帝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国的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而江苏扬州又地处于长江、运河、淮河三大水系的交汇点上,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物资的集散地,并成为盐运和漕运的重镇、东南第一大都会。唐时,两淮一带成为全国重要的盐业基地。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中说:“唐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高贾如织,故谚称‘扬(扬州)一益(成都)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宋时有所谓“东南盐利,视天下为最厚”之说。两淮是清代最大的盐产区,下辖三十个盐场,所产之盐行销苏、皖、赣、湘、鄂、豫六省,额征盐课几乎占全国盐课总量的一半。清人李果说:“两淮盐课甲天下。”乾隆两淮巡盐御史李发元在《盐院题名记》里说得更具体:“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清道光年间,清王朝内外交困,百业凋敝,两淮盐业渐露败兆。民国时期,两淮盐业更趋衰亡。
为了向全国输运淮盐,解决运输通道成为当时最为主要的问题。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的淮河是淮盐的“母亲河”。它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横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是中国七大河之一。但就淮盐运输来流向,淮河是东西走向,运输不经济,市场流向也不合理,与大运河无交汇之处。因此,亟待挖掘一条南北沟通的运河通道,因此,盐河也就此应运而生了。

盐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是江苏淮北盐南运的最主要航道。它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古称官河,一名漕河。《唐会要》:“垂拱四年(688)开泗州涟水县新漕渠,以通海、沂、密等州,南入于淮。”《读史方舆纪要》:“宋元符初(1098—1100)淮南开修楚州支家河,导涟水与淮通,赐名通涟河。”即为盐河的前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加开浚,用以转运淮北盐内销,因此,名盐河,或运盐河。又因居中运河之东,又名下中河、外河。现在的盐河南起于淮安淮阴水利枢纽,东北向行,贯通六塘河、灌河、新沂河、五图河、车轴河、古泊、善后河达于连云港市新浦,汇于临洪河入海,长175公里。沿途所经重要市镇有淮阴区王营镇、涟水县朱码头、灌南县新安镇和灌云县伊山镇等,具备三级航道运输标准,是江苏苏北联通苏中、苏南大运河的海河联运的主要集疏运航道。

盐河的挖掘和开通大大提升了历史上江苏苏中、苏南与苏北区域的文化交流和融通,带动了区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淮安作为江苏漕运的中心,承担起了淮盐南北调运的功能,形成了“南船北马”的漕运文化;淮安的文人吴承恩多次顺烧香河北上,游历连云港的云台山,以连云港的山海文化为素材,写成了旷世名著《西游记》。盐商的饮食文化流布四方,带动了区域饮食习俗的变化和融合,淮扬菜谱叫响全国,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经典。苏南园林文化的发展也得益于盐商。作为淮盐盐商的集聚地和淮盐的转运地的扬州,富甲一方,繁盛天下。金安清在《水窗春呓》中写道:“扬州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由于乾隆六次南巡,各盐商穷极物力以供宸赏,计自北门直抵平山,两岸数十里楼台相接,无一重复”。在连云港大地上流行于明清时期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海州五大宫调,源自于扬州、淮安北宋时期的清曲,也是随着盐商的流动,南北互动,融会贯通的。
可见:江苏历史上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之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逐步发扬光大,融为一体。

(二)大运河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历史传承内容

大运河作为世界上由国家修建的跨越范围最广阔、建成历史最古老的内河水道系统,蕴含的文化内容是十分丰富和壮观的。根据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申报内容来看,全部集中在物质文化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此外,江苏运河通过的城市还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八个城市大约占有了江苏80%以上的国家级和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而就江苏海洋文化的积淀来看,也是非常富集的,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集中地。从遗迹、遗址、古建筑、古庙宇,以及古典戏曲、音乐、医药、生产技艺,直至地方传说、民俗风情、民间节庆活动等,涵盖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领域。特别是海洋文化与运河文化之间的渊源流布和默契关系,都是其他的文化事项所不能比拟的。可谓珠联璧合,密不可分。也正是由于,海河联运和大运河文化的互助和融合,成就了江苏现有的历史文脉和经济联系,成就了江苏海河联运和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和文化基因。

三、推进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的路径

推进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是江苏文化旅游发展的有新机遇,既能催生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保护和创新振兴,也可以加快推进江苏区域间和行业间的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具体建议路径如下:

(一)夯实基础,提升海河联运和大运河通道航运一体化的水平

加快推进海河联通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进程,提升通道的通航能力是首要的,需要保护与拓展通道集疏运能力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合理适度地加快大运河河道的整理和疏浚。京杭大运河业已持续通航了1000余年之久,河道全年通航里程中约80%在江苏,通行2000吨船只的航道全部在江苏,各类河道标准不一,保护状态不一,通航能力不一,保护方式也不一样,这就对未来通航能力一体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积极稳妥的推行大运河江苏段的河岸维护和河道疏浚,加快对江苏主要河段河岸的整理工作,维护好大运河的集疏运能力,提升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和水准,逐步将大运河江苏段的航运能力整体提升至二级航道水平。二是要加强对沿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要围绕打造世界文化遗存保护带的目标要求,按照“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的要求,一方面,继续加强沿线河岸、河堤等遗存的保护和非遗文化的传承,进一步兑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政府承诺和保护计划,要有针对性的重点维修大运河现有文化遗址、文化遗迹、文化建筑和重点河堤,保持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风貌,传承运河文化基因。三是要加快提升连云港至淮安、徐州河运的海河联运能力。就目前来看,打通海河联运,加快海河之间通道建设极为关键。目前的连云港至淮安、徐州的海河联运水系均为三级航道,可以航行1000吨的船只。要逐步改进,挖掘航道,提升沿途船闸的通航续航能力,将盐河通航能力提升至二级航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疏通苏北运河与徐州大运河的集疏运能力,逐步将海河联运通道运输能力提升至二级航道水平。使得海河联运的水运通道集疏运能力与江苏大运河段的续航能力保持一致。四是要加快海河联运与大运河通道沿线的文化遗址的认定和融合。目前,大运河段的文化遗址挖掘业已基本完成,而盐河、苏北运河等沿线的文化遗址、遗迹认定还需要加强,要实现两者的一体化,夯实文化基础十分重要。要抓住全省文物普查和认定的机遇,积极挖掘和保护盐河沿线文化遗址和文化遗迹,开展沿线文化历史遗址、遗迹、建筑、庙宇的普查和认定工作,强化海河联运通道沿线的文化遗址、遗迹的研究,确认一批有价值的海河联运文化带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好区域历史文化成果,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为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奠定基础。

(二)提升站位,加速海河联运与大运河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的对接与融合

江苏是全国的文化旅游大省,文化旅游资源位居全国之首。随着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型和改革,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势在必行。一是加快沿海与沿运河、沿江文化旅游的融合。江苏的大运河文化旅游涉及江苏省的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八市,而江苏的海洋文化涉及江苏的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而南通又是全国江海文化统筹的龙头,与南京沿江文化同承一脉。要借助海河联运的通道建设将沿海的海洋文化输运至大运河,使得海洋文化与运河文化、沿江文化融为一体,以顺应了海河、江海、江河文化的联通。二是加快区域内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大融合。大家常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不仅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重要是凸显了两大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现在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历史文化做铺垫,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也需要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历史,尊重历史,崇敬历史,才能更好的保护传承这些辉煌印记。三是加快江苏苏南、苏中、苏北文化旅游的融合。实事求是的看待江苏多年的文化旅游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是个不争的客观现实。苏南文化资源多于苏北、苏南旅游发展快于苏北也是一目了然的。要正视现实,解决破解江苏文化旅游发展不均衡的掣肘和短板。推动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可以破除传统的文化旅游发展定式,促进苏南、苏中、苏北的文化旅游融合,重新整合资源。谁能想到名甲天下的苏州、扬州园林,能与偏居一偶的淮盐生产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谁能知道当年的盐河漕运将多少南方的文化输运到苏北,催生了淮扬菜系,孕生了连云港盐都“吃板浦”的文化习俗和风雅,也只有文化才能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历史传承和密切关系。

(三)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河与运河全域文化旅游带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通州时提出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现在推动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河与运河全域文化旅游带就是江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鲜活写照。一是借力原有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的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的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的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等20个市区。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擦亮大运河这一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18年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由北京市文化部门牵头大运河沿线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八省市文化厅(局)共同主办的“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拉开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序幕。此次展览的地理区域包括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体现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范畴和特点。大运河文化旅游带跨区域、跨产业、跨文化,是文化旅游融合的范本,也是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华的展示,需要很好的利用和借助。二是创新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河联运与大运河全域文化旅游带。如前面关于江苏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演进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在江苏的运河文化旅游中蕴含着海洋文化的身影,长江与海洋和运河的无缝对接,造就了海陆并存、海河同源同流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史实,许多运河文化的遗址和遗迹与海洋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割裂。因此,可以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文化活动,逐步创新建设跨区域、跨产业、跨文化的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河联运与大运河全域文化旅游带,为江苏文化旅游创新建设提供新平台、新形式。三是开展大运河沿线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区域文化旅游交流活动。要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区域文化旅游机制壁垒,设立区域文化旅游联席会议制度,或设置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专业联盟,如博物馆联盟、旅游行业联盟、产业联盟等,切实强化区域文化对接,夯实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基础。

(四)统筹兼顾,构建江苏海洋、运河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机制

推动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建设,架构适宜单位运行机制非常关键。一是要统一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标准机制。要积极稳妥的推进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建设,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将海河联运沿线的文化资源与大运河文化遗址、遗产同等对待,统一制定一体化的保护标准,认真落实保护措施,使得两者的保护水平处于同等状态。只有统一保护标准,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二是搭建起富有江苏特色的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机制。要因地制宜,加强区域文化管理的融合和协调,突出江苏文化旅游的区域特点,加强江苏沿海、沿运河城市之间的管理沟通,明晰职责,纾解矛盾,优势互补,协调统筹,建设通道,搭建起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的工作平台机制。三是建设网络化、智能化的文化传播机制。要在运用原有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借力科技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大力发展和开发数字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传播平台,建设数字海洋—运河文化旅游网络,充分整合沿海、沿河、沿运河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实景网络同步,搭建平台,共享融合,实现数字传播与直接传播的完美结合。四是构建起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协商机制。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是建立在共建共享、共融共荣基础上的一体化,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是实施成败的关键。大家事、大家商议、大家办。因此,要充分尊重区域平等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协商共进,搭建一个协商的圆桌会议制度,逐步构建起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协商机制。

(五)融合共享,培育开发“互联网+”的多式文化旅游一体化精品产品和业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倡导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江苏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建设,拓展市场,开发产品是实现的主要抓手。一是开发多元化的创新型产业业态。要充分抓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之机,采用“互联网+”的产业模式,不管是“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都是可以的。比如:为了适应适应社会的旅游市场需求和社会老年化的发展趋势,设计建设豪华型的运河联运客轮线路产品,开设江苏海洋——运河文化旅游游船线路。从南到北,海河联游,既游览运河,也观赏大海,既可以在游艇边看边赏,也可下马观花云游四方。二是开发数字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发展优势,借力物联网,建设线上线下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将大运河畔现已建立的洛阳大运河博物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静海大运河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再加上已有的海洋文化精品——中国海盐博物馆、淮盐文化传承基地等文化主体融为一体,加快实现沿海、沿运河博物馆群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线上24小时全天候提供参观、销售服务;线下连点成线,构建涵盖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博物馆的网上“海洋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参观精品旅游线路”,系统展示江苏海洋文化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成果,运用科技方式诠释江苏海洋文化大运河文化。三是设计开发高铁游大海——运河文化旅游线路。江苏将于2020年基本实现高铁市区全覆盖,特别是苏北区域也将在2021年完成建设任务,届时,高铁旅游将是便捷、安全、时尚的旅游形态。要前瞻机遇期,把握时间节点,积极推出高铁游大海——运河文化旅游线路,将水中短途休闲游和高铁快捷游结合在一起,为民众提供丰厚、优质、快捷的文化旅游产品。四是开发新型海洋——运河文化旅游线路。要善于借助江苏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基于,重新整合资源,开发新型文化旅游产品,打破原来海洋文化游览线路与大运河文化旅游线路割裂、分置的产品格局,开发多元互动的海河联动的文化旅游线路。如江苏海洋——运河文化游、江苏园林文化探访溯源游、古代戏曲音乐交流游、淮盐文化品鉴体验休闲游、海洋运河水文化风情游等,使得江苏海洋文化与运河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实现海洋文化与运河文化的共享。五是设计海河文化与运河文化融合的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创意无边界,创意无止境。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的一体化为我们开发创意产品拓展了新的想象空间和设计空间,我们可以深度挖掘海洋文化与运河文化的内涵和联系,发掘文化创意亮点,找准载体,实现文化共享,架设起海洋文化与运河文化旅游之间联系桥梁。

四、结束语

总之,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是一个新的文化旅游课题。通过江苏区域性的经济、文化的融合融通,搭建起适宜发展的机制,培育出富有江苏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前瞻明确思路,严守保护底线,坚持发展优先,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文化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稳步推进,打开江苏海河联运与大运河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 (文/赵鸣)

(作者简介:赵鸣(1957— ),男,江苏昆山人,本科,副研究员,现任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文化研究部主任、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旅游、新闻出版、物流、产业经济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鸣,《淮盐文化的历史流布、传承与开发战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138-140.
[2]赵鸣等,《江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路与对策》[J]港口经济,2015(3)32-35.
[3]赵鸣等《旅游产业如何对接“一带一路”》[J]群众,2016(3)26-27.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