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保障和推动连云港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发挥 “强支点”的作用,利于东向沟通日韩等国家,西向连接中亚、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对于将连云港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东西双向开放门户至关重要。连云港地缘优势独特,享有国家多项优惠政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港口产业和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城市经济实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以及缺少专业人才等瓶颈。连云港需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重点,积极探寻属于连云港的新型发展模式,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保障,增加城市开放程度,提高经济实力,加强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强支点”的建设。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强支点
20世纪90年代,迎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现代丝绸之路——新欧亚大陆桥开通营运,连云港抓住机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2015年3月28日,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其中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建设被置于重要位置,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更是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连云港又一次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成为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首位节点城市”。在2017年12月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提升连云港的发展站位,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来规划发展、重点支持,加快推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2018年11月,娄勤俭两天在连云港调研时寄语:连云港应致力打造有影响的区域发展中心、重点产业中心、综合枢纽中心,努力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强支点”。基于此,本文对建设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强支点”问题进行思考。
一、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强支点”的建设现状
(一)着力打造国际化物流园区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东端起点,连云港向西通过陆路连通中西亚,向东通过水路连接日本韩国。连云港凭借其地理优势,开展物流业务,打造国际化物流园区。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于2014年建成,截至2019年6月已经累计进出口货物总额超过1500万吨、集装箱数量总额超过100万标箱;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区于2015年成立,截至2019年6月已经完成投资数额达到32亿元,在园区注册企业数量达到45家,总计完成物流量超过4000万吨,实现了接近7亿元的物流收入,并且园区投入采用了智慧物流服务信息中心和“一带一路”商贸物流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2017年收购的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截至2019年6月已总计完成换装集装箱超20万标箱。为了进一步构建国际化物流园区,连云港正稳步推进建设中哈国际物流合作基地二、三期建设工程,重点对中哈(连云港)保税仓、中哈(连云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进行建设,积极打造上合组织成员国出海口。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霍尔果斯无水港的稳健发展为连云港成为“强支点”提供强有力支持,2019年8月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连云港港口区块的获批,使连云港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为连云港“强支点”建设又注入强劲动力。
(二)聚力提升港口建设水平
江苏的海岸线虽然很长,但是除了连云港的海岸以外,其他城市的海岸基本都是淤泥质滩涂海岸,并不适合港口的发展,因此港口是连云港发展的核心资源。连云港不仅是“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东方桥头堡,还是中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基地之一,港口兴则港城兴,港口强则港城强。连云港2017年港口吞吐量达22841万吨,同比2016年增长3.09%;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合计数达22840.53万吨,同比2016年增长3.2%;2017年港口集运货物总计数达180052.33万吨,同比2016增长8.9%;2017年连云港港口货物疏运货物总计16243.60万吨,同比2016年增长2.9%;2017年连云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计471.07万标箱。为了跻身世界级深水大港行列,连云港正在加速建设30万吨级航道二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20年争取新增万级以上泊位10个以上。连云港正加紧实施航线加密工程,每年平均开辟6条新航线,力争2020年底、远洋航线总数达到70条。
(三)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原有的交通基础建设上,连云港为了加强对“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沿线城市的辐射能力,正加速与其他城市的交通互联,全面融入国家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网,正努力升级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2020年即将建成通车的连徐高铁不仅能使连云港全面接入京沪、陇海等国家高铁主动脉,而且该线路是沿海高铁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高铁通道相交的T形高铁网的关键区段,它的建成将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海口和物流基地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打造“区域性空港枢纽”,连云港正加快建成连云港国际机场,预计将会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及国内枢纽城市航线,东向开通日韩、东南亚航线,西向开通哈萨克斯坦国际航线。在建设新机场的同时,加快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增强航空货运能力,预计于2020年旅客吞吐量可达200万人次以上,通航城市达35个。连宿高速公路的建设、344 省道、233 国道的建设使连云港与周围城市互联互通,且进一步完善了新机场和高铁枢纽对外集疏运体系。
(四)积极打造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
连云港从陆地看,向西连接中亚、俄罗斯等经济体;从海上看,面向日本、韩国等国家,依托“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连云港建立了一批以电子、食品、医疗器械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日资企业和韩资企业。就2017年的数据来看,连云港市进出口总额为821087万美元,同比2016年增长14.26%;2017年连云港市实际利用外资额为70902万美元,同比2016年增长22.37%,连云港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状态,发展态势良好。
二、连云港“强支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经济实力有待增强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沿海地区,而江苏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却在沿海地区”这句话道出了连云港在发展建设中的最大劣势。2018年,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771.7亿元,仅占江苏省2.99%。连云港不仅是江苏第一大港,也是国家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在地理位置以及战略地位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其城市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从201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选择江苏沿海代表城市盐城市区、南通市区与连云港市区的代表性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说明。
地区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反映城市的经济总量,可以从宏观角度判断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状如何。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南通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2862.63亿元;盐城市区次之,为2037.32;连云港市区最低,为1447.84亿元。由于三省人口数量不同,再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对比较为客观。从表中可以看出,南通市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为最高,连云港市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仍为最低,南通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连云港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两倍,该数据显示出连云港市区的财富创造力较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低还有可能造成当地人才向外流失,对外很难引进人才,对于城市整体发展不利。加之连云港市区的总面积和人口密度从数据上分析并不处于劣势地位,但其就业总人数却小于盐城市区和南通市区,这从侧面佐证了连云港市区的经济实力不够强,可能存在人才外流现象。
地区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反映城市的经济总量,可以从宏观角度判断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状如何。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南通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2862.63亿元;盐城市区次之,为2037.32;连云港市区最低,为1447.84亿元。由于三省人口数量不同,再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对比较为客观。从表中可以看出,南通市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为最高,连云港市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仍为最低,南通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连云港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两倍,该数据显示出连云港市区的财富创造力较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低还有可能造成当地人才向外流失,对外很难引进人才,对于城市整体发展不利。加之连云港市区的总面积和人口密度从数据上分析并不处于劣势地位,但其就业总人数却小于盐城市区和南通市区,这从侧面佐证了连云港市区的经济实力不够强,可能存在人才外流现象。
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可以为城市积累资本。城市有了资本可以采用先进设备,开设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进而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因此可以从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来判断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连云港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为1598.08亿元,盐城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为1793.56亿元,南通市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为1917.52亿元。连云港市区对于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小于盐城市区和南通市区,说明连云港市区的经济发展潜力与盐城市区和南通市区相比仍然不足,证明连云港市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能力,侧面佐证经济实力有待提升。
(二)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通过产业结构可以判断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阶段、方向。通过柱状图看出连云港市2015年到2017年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逐步缩小,第三产业占比逐步增加。虽然连云港市的产业结构明显看出升级的趋势,但是分析具体行业在GDP占比,仍然可以看出传统优势行业在GDP总额中占比很大。
与2017年江苏省三产比值相对比,2017年江苏三产比值为4.7∶45∶50.3,连云港市的三产比值为11.9∶42.7∶43.4,二者比较可以看出,连云港市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较低层次。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房地产等产业逐步发展,但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无法合理配置,不能形成产业集群。且科技含量高的新兴行业发展相对薄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较少,产品竞争力比较弱。
(三)港口基础设施仍需加强建设
虽然连云港的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健全,但连云港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江苏其他港口比起来不够先进,这一点对于连云港港口来说是非常大的弊端。作为江苏第一大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段桥头堡,基础设施建设对港口发展至关重要,其区位优势与其港口运营能力比起来存在突出矛盾。如果不给予重视,这会变成制约连云港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的主要障碍。
连云港港口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连云港对沿海区域的公路、水利、供电等加强了建设,但多数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建设仍然需要改善,公路、铁路、内河、航空运输体系与港口没有实现有效衔接,直接制约着港口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港口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了港口的现代化进程。因为基础设施不够先进,目前连云港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无法为船舶、船员和货物提供船舶靠泊、临港物流、海事服务、临港后勤服务、临港信息服务和临港中介服务等全面的港口服务。且其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依托港口优势发展的临港产业能级较低、集群效应弱,城市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对港口的配套和支撑作用弱,尚未形成城市、港口、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三、提升连云港“强支点”建设水平的对策
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强支点”,在很多方面享有国家优惠政策,但其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对其发展来说是很大的制约。因此针对连云港经济发展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大力发展港口产业
连云港市要探索属于连云港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模式、新线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港口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连云港市应加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专业程度,逐渐扩大港口规模,更加集中合理地利用资源对港口进行建设。尽快实现公路、铁路、内河、航空运输体系与港口的有效衔接,多种交通方式配合港口、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城市与港口发展相衔接,加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与港口联合发展,将连云港打造成为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口岸,为“强支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连云港应该继续推进实施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注重升级产业层次。连云港市靠近黄海,有花果山、连岛等优秀的旅游胜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连云港市应继续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新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特色产品,打造新医药产业成为连云港的招牌产业,最大化发挥产业优势,进而提高连云港市的产业层次。同时还要重点扶持金融、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为其提供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
加强连云港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的贸易通道建设,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议和国家相政策,着力完善国际贸易通道建设,
(三)注重人才培养
新亚欧大陆桥辐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大量掌握多种语言、精通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连云港不仅应该注重当地人才培养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投入一定的资金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出台相关政策避免人才流失。还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人才交流沟通,开拓各国人才的视野,为连云港的发展做出贡献。(文 / 王葭薇)
【作者简介:王葭薇,女,山东济宁人,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学生,主要从事会计方法与国商理论方面研究。】
参考文献:
[1]颜旻,周莹.第二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9月开幕 共建共用连云港出海基地 打造大陆桥经济合作走廊[J].大陆桥视野,2015(07):78-81.
[2] 仲其庄.打造连云港“东西双向、海陆互换”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J].大陆桥视野,2019(07):24.
[3] 古璇,古龙高.连云港:站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强风口[J].群众,2018(16):30-32.
[4]孙军.东西联动共创自由贸易港——基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分析[J].唯实,2019(06):57-61.
[5]俞向军. 促进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6]姚铁明.论江苏海洋经济崛起与连云港的领先发展作用[J].当代经济,2009(01):106-107.
[7]刘志高,尹贻梅,邢相勤.连云港市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04):242-247.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4541.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