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四平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现况分析
2020
08-13

四平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现况分析

摘 要: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相互包含、融合、不可分割,文化交融促使人民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与统筹旅游资源相结合方式,以达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四平市为例,针对四平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现况进行相关分析,协调地方文化与旅游融合统筹管理方式,促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满足四平市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四平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提升。

关键词:四平地域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对多样化旅游资源需求持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并相继出台了多份相关指导性意见。目前,我国江浙一带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迅速,在振兴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同时将城乡发展融于一体,而吉林省四平市一带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相对落后。针对四平地区而言,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整合力度、资金力度及开发力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析,促使四平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进而达到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的目的。针对地方文化特色及旅游资源方面的文献调查曾有:张杰(2018)探讨了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李进军、李晓(2018)发表了四川特色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机制研究,但针对四平地方文化特色及旅游资源的研究,则缺乏相关的对策研究结果。

一、研究背景介绍

四平市为吉林省第三大城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下辖铁东区、铁西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和伊通县,位于辽、吉、蒙三省交界地带,是重要物流节点及交通枢纽,历史悠久。目前作为生态宜居城市的四平日益呈现出蓬勃生机。该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丰富多样,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四平市根据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于2016年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吉林省发布的《支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培育。目前,已有叶赫满族镇、十家堡物流小镇、伊通县皇家鹿苑小镇、二道白河镇、松江河镇、乌拉街满族镇、合心镇、清河镇等特色小镇,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及物质基础。

二、地域文化特色及优势条件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展背景的差异使得地域文化具有展示它独特魅力的功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四平地区充分展现了当地文化特色及突出资源优势,即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景区这一优势,如四平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塔等;具有高保存度的满族特色民俗风情是第二大优势,如伊通满族民俗馆;被誉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及生态价值的伊通火山群景观是第三大优势。

三、四平市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一)品牌知名度较低,宣传力度不到位

四平地区旅游产品开发大多局限于观光层面,旅游者缺乏高层次旅游深度体验。旅游产品开发起步较晚,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优质景区数量不足。目前,四平地区对旅游业发展做出积极尝试,提升宣传力度,努力改善品牌知名度较低现象,进而促进四平地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充足竞争力。

(二)区域内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旅游资源及产品类型是影响地区产业内部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四平市红色旅游及自然观光景区资源的同质现象使得旅游者观光游览时间消耗严重,旅游区域内部各产业相互协调配合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协同竞争力。目前,四平市各景区独立运营,运行各自的生产经营模式,区域内各景区有效合作过程中缺乏沟通机制,难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统筹及配置。

(三)旅游产业资金投入欠缺

近年来,四平市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给予重视,但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当地政府提供大量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出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接待能力水平不高现象。

(四)相关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欠缺

四平地区针对相关旅游资源开发仅基于表面程度开发,局限于粗略简单的观赏层次,对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高,尚未统筹该地区旅游潜力发展,使得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相关部门更为注意经济价值而忽视文化价值。

(五)各旅游区域间协作意识薄弱

各区域间及行政主体部门对于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强烈的本土观,这种观念并不利于各旅游区域间的合作发展,仅仅固守原有的资源而不加强合作难以达到产业长远的发展。旅游区域间的协作必将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此期间,合作双方如果缺乏协作意识将难以促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对策研究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建设

根据四平市当地旅游资源特点,重点打造地区产品特色,形成品牌优势,打造四平地区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紧跟当前旅游行业发展步伐,关注市场及旅游者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以提升在全国品牌范围内知名度、美誉度。四平地区可重点发展古遗迹旅游和红色文化相关品牌。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深度,使广大旅游者加深对产品了解程度,使品牌知名度得到相应提升。

(二)各产品组合营销,加强区域间有效合作
准确掌握各景区产品特色,将不同类型产品加以组合,可采取红色文化、自然景观、满族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美食、历史遗迹遗址等进行合理搭配,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度。区域间加强沟通交流,与长春、内蒙古、沈阳、哈尔滨等地达成相应合作,在整个旅游线路中不局限于单一地区旅游形式,同时,与周边地区旅游行业形成相互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稳步提升。

(三)政府增加旅游投资金额,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加大对四平地区旅游投资力度,为该地经济发展提供充分条件,当地政府应发挥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旅游资金投入程度,给予资金支持。完善住宿、餐饮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完善交通网络系统,促使景区可进入性提高,增加相应旅游专线车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厕所革命、旅游标识标牌等。干净、卫生的城市环境氛围会给人舒适的感受,地区旅游应该做的不只是一次性旅游,要有吸引旅游者多次前往的丰富资源。

(四)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开发对促进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准确评估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对已开发资源进行现状分析。粗放式的开发模式导致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此模式已不再适合目前旅游行业的发展模式。因此,向精细式开发模式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四平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制定合适的开发总体规划,合理建设旅游设施,对资源文化深入了解,打造精品旅游、研学旅游以丰富旅游者思想及内涵。

(五)增强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协作意识

面对当前各旅游区域间狭隘的本土观,思维的固守问题,相关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其合作意识的学习,使其具有强烈的合作观。合作的过程必将存在妥协,唯有各旅游经营者提高合作意识,坚定合作观念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其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更好的发展。通过区域间的联系,使旅游经营者提高竞争力,使其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各旅游经营者间更好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进而带动整个旅游市场的发展。

五、四平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相互融合途径分析

(一)采取多方联动,促使文旅交融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人民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稳步提高,旅游在成为人民所普遍采取的休闲方式之一的同时,不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文化价值。因此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当地政府,旅游开发者,旅游者是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的重要主体。当地政府在文旅交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对相关旅游从业者进行有效监督,予以指导,促使四平地区文旅交融顺利的进行。对于旅游开发者而言,是促使四平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的关键力量,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前,应加强对开发旅游资源的相关事项进行学习,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将其运用到本地区资源开发中来。

(二)打造良好环境,保护传承文化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相互融合不仅需要多方联动的共同努力,还需打造良好环境促使其发展。将城市文化特色渗透到各个方面,从整体和局部共同入手,城市的整体规划与景区内部合理布局共同努力,突出城市文化特色与景点的独特之处。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居民对本地区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其感受到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当地居民保护及传承文化意识的不断提升为当地旅游者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文 / 王吉 石丹 张涛)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c5,四平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项目编号:SPSKB001。】

(作者简介:王吉,讲师,工商管理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休闲旅游研究;石丹,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营销、旅游经济与旅游规划的研究。张涛,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伟文.城市特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以大连市为例[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

[2] 徐鹏.特色小镇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 2017(3).

[3] 李进军,李晓. 四川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跨地域统筹与共享机制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8, 35(4):15-23.

[4] 刘慧琳.基于PPP模式的池州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现代商业, 2018, No.497(16):65-66.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