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2021
01-20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摘 要: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高校如何充分发挥好人才培养功能,为乡村振兴培育所需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当前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矛盾尖锐、人才质量要求和高校培养方向不匹配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各高校应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人才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是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人才质量要求和高校培养方向不匹配等问题,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只有立足于我国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形成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才能解决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瓶颈问题,在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科技建设的同时,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我国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为了解我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现状,课题组对我国不同地域的50多个乡镇和20多所高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人才需求量和供应量矛盾尖锐

由于农村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条件不够优越、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距悬殊,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人才又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通过人才引进才能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理念。例如,在当今电商发展迅速的情况下,电商人才的引进可以更好地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而带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而调研结果显示,电商产业引进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的电商人才的指导,电商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带动乡村发展的预期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在乡村人才需求量急剧攀升的现状下,高校乡村振兴人才供应量却难以满足其需求。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上的偏差、农业专业型师资和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教学方法的滞后,各大高校仍多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加之农村环境相对艰苦,引入农村的人才还经常面临流失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振兴人才的供需矛盾。

(二)人才质量要求和高校培养方向不匹配

随着产业结构改革和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乡村发展的方向了发生了深刻转变,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随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乡村振兴人才严重不足的同时,各高校普遍轻视实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出的人才总体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创新思维不够等问题较普遍,难以很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需求。以电商人才为例,近年来,很多农村地区都急需熟悉新兴产业、熟悉电商方面知识,还熟悉运营、物流、营销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电商人才,以带动当地电商产业和农产品产业发展,而高校由于固有培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培养的电商人才大多只具备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和应用能力。其他方面的人才也都存在类似问题。乡村振兴人才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不匹配,已成为阻碍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的现实障碍。

二、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解决我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高校需从创新综合性实践应用、加强区域性校地协同、深化行业性产教结合等层面,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综合性实践应用

各高校应围绕乡村发展对复合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擅长农业经营管理,善于乡村治理和新产业营运管理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突出“通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扩大培养对象范围,深化人才培养内容深度和广度,实施“新时代乡村大学生培养工程”,为乡村定向培养综合性实践应用型人才。应支持涉农高校设置专科招生专业,对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实施自主招生入学,按照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模式,对经过培养且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毕业证书。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农学结合,边读边农制度,采取教育在线平台和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放更多相关的涉农专业供学生选择学习,丰富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

(二)加强区域性校地协同

应积极探索校地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依据不同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和农民实际需求,确定新型农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引入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执业资格,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注重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发展,侧重知识应用,加大农业各个细分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创业型和专业技能型人才。探索农场主培育、职业经理人培养方法,注重强化参与体验式、示范模仿式、跟踪辅导式等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农民和大学生创业;共建乡村振兴学院、社区学校等,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地方政府建立培养对象登记和培训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注重实用化、多元化、特色化,使乡村振兴学院成为农民,政府和高校的区域性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

(三)深化行业性产教结合

积极支持校地共建企业大学等产教融合培养体系,重点解决人才链与产业链不协调的问题。以满足农林牧产业发展需要为前提,以大企业为依托,共建企业大学或者校企协同办学,探索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涉农产业技术能手或工匠、工人等产业技能型人才。在方式方法上,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产教结合型教学模式,注重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的对接,融合企业优质人才和技能实践资源、技术标准等要素,重视人才多领域多方向培养,在农林牧产业生产过程中以实践带动学习,融会贯通;针对行业重点企业人才需求,采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型,引入行业标准,全链条培养,使企业大学成为“企业+高校”的产业创新发展利益联合体,保障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的适度适应。

三、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实行统筹推进与分类施策、创新工作机制与管理体制,以加快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培养的步伐。

(一)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

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顶层设计为指导,制定整体规划,以整体规划为辅助,实现顶层设计目标。明确涉农工作所涉及的需求和供给结构,对人才类型进行总结和归纳,优化涉农工作中的人才结构,为乡村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涉农工作,出台关于人才培养的规划纲领,推进高校乡村人才培养和乡村工作队伍建设更加精准和专业。

(二)实行统筹推进与分类施策

由于发展乡村涉及的产业和发展途径不同,故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不仅总量大、涉及层级和专业差异性大,且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能融通管理、物流、技术等多层面的专业知识,故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不能偏颇,需根据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当地产业特色,总结出最适合该地区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不同类型人才的缺失,需要针对其原因,采用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补充人才储备。具体可根据各地对乡村发展的需要,将人才细分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推广人才、医疗卫生人才等,明确每类人才主要承担的农业经济建设任务,并进行分类培养,以切实提升各类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与管理体制

应围绕人才培养、留用、管理和提升等各环节,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对不同环节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形成乡村振兴人才组合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应建立新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乡村新型产业人才的扶持,实施人才知识和技能更新培养工程,使培养的乡村振兴人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并建立人才流动制度,鼓励乡村振兴人才在各区域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其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文 / 林莉 易爱军 熊娜娜 李香琪)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立项项目(229):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8SJZDI 049):新时代苏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林莉,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农业农村经济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燕,刘晗,赵连明,黎毅.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18(12):12-23.

[2] 罗兴录.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考[J].农学学报,2019(4):92-95.

[3] 沈啸风,易爱军,李香琪,沈和易.科技支撑苏北乡村振兴路径问题研究,大陆桥视野,2019(10):59-61.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