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时评 >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研究
2021
04-02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摘 要:乌鲁木齐作为国际陆港枢纽城市,在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促进新疆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各方互利共赢、助力加快世界经贸复苏等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在对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乌鲁木齐产业基础需夯实、综合协调运营能力需增强和配套发展运营环境需优化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完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枢纽产业体系;其次,应该促进乌鲁木齐陆港枢纽运营能力建设;最后,应该优化乌鲁木齐陆港枢纽运行机制。本研究旨在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枢纽城市的关键作用,同时以期对我国其他国际陆港物流枢纽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陆港;物流枢纽城市

一、引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提“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2020年1月至4月开行数量和发货量同比上升24%和27%,累计运送近8 000吨抗击疫情物资,成为欧亚大陆之间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而乌鲁木齐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以下简称“陆港枢纽”),位于“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三大经济走廊交汇处,是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承载平台。加快陆港枢纽建设对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组织模式、提升新疆国际物流位势、聚集境内外要素资源,培育开放型“临港产业”、促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研究综述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关于国际陆港枢纽及其物流节点的研究,张新生根据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区位优势及基础功能优势和西安国际陆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对提升西安陆港国际中转枢纽功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董建峰、高刚彪研究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郑州国际陆港为例对其规划策略进行研究。王太郎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网络分析法(Fuzzy-ANP)对西安国际陆港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对西安国际陆港中转枢纽功能提升给出相关建议。王慧珍采用线性变换和变异系数法对数据处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了陕西省国际陆港物流节点的布局如何优化。王伟以郑州国际陆港第二站点为例,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陆港物流进行了系统研究。关于国际陆港布局与建设研究方面,刘晓雷研究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陆港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周俊才研究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发展的战略构想及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常悦、王方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陆港之间的关系及建设河南陆港的基础优势,并且以郑州国际陆港为例,系统地分析了陆港的功能布局等策略。孙仕明以郑州国际陆港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与陆港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对郑州国际陆港建设的优势加以探讨,提出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郑州国际陆港建设规划措施。青藏国际陆港建设研究报告课题组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建设青藏国际陆港的战略意义,以及青藏国际陆港的选址、总体布局建设、内容与目标及对策。于水基于“一带一路”的背景,分析了赣州国际陆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姜瑞、郭萍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建设西安自由贸易陆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法律对策。王慧珍研究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针对提高国际陆港物流发展问题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三、关于乌鲁木齐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城市的现状分析

(一)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与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

乌鲁木齐经济首位度高,产业基础好,开放动能强。2019年,乌鲁木齐地区生产总值3 413.3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27.69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906.14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2 479.43亿元,增长8.4%。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个和6.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26.6∶72.6。“一带一路”建设为外向型经济赋予了强大动力,201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12.64亿元,从贸易对象来看,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总额为57.3亿元,增长39%;塔吉克斯坦进出口总额为25.2亿元,增长8.7%;美国进出口总额18.3亿元,增长16%。物流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国际物流发展优势突出。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整合,形成了以国际陆港(陆港枢纽选址地)、国际空港,城南、会展及米东—甘泉堡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两港三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拥有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28家,已经有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按照“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的原则,推动枢纽资源整合和项目投资建设。当前,枢纽主体功能区已经建设完成并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存量资源整合方面,加强与铁路公司合作,整合铁路土地和相关物流设施,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通过设施资源整合、运营权与产权分离等方式,理顺多式联运中心、国际快件中心、多式联运集货区的建设及运营机制。目前,国际快件中心、金阳路拓展改造、枢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多式联运集货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粮食及汽车整车进境指定口岸建设等补短板项目正加快推进,陆港枢纽项目计划于2022年前基本建设完成,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投资表如表1所示。

(二)乌鲁木齐陆港枢纽空间布局及其业务运营情况

乌鲁木齐陆港枢纽选址于新疆核心区建设标志性工程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核心区——西站片区,占地面积共计1.11平方千米,包括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多式联运中心、国际快件中心三大主体功能区,且实现集中连片布局,区域内有五条铁路专用线。陆港枢纽毗邻新疆最大的编组站——铁路西站,靠近铁路北站、国际空港、三坪集装箱中心站和综合保税区,距乌奎高速路入口约3千米。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重点支持项目,目前设施平台基本建成,功能不断完善,已实现统筹运营管理,基本形成覆盖全疆、辐射内地、联通欧亚的物流网络。乌鲁木齐通道条件优越,交通网络完善,产业支撑作用增强。2020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场航班备降建设规划(2020-2025)》(以下简称《备降规划》),以2025年作为目标年,制定航班备降方案,提出备降机场建设计划,以保证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备降需要和全疆各机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新疆民航综合保障能力。乌鲁木齐串联“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三大经济走廊,形成以兰新线和南疆线为骨架、连通全疆的铁路网络,和以乌奎高速、吐乌大高速、G216、G314、G312为支撑的对外公路辐射网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日益增长的庞大物流需求对陆港枢纽建设形成良好支撑。

(三)乌鲁木齐陆港枢纽功能与定位分析

1.功能设置分析。乌鲁木齐陆港枢纽作为承载“一带一路”核心区双向开放国家使命的陆港枢纽,其核心功能为国际国内铁路干线组织、区域分拨配送、多式联运转运组织及国际物流服务,延伸功能包括枢纽综合信息服务、供应链集成服务、电商快递及保税物流等专业物流服务,以及物流资源交易等。

2.发展定位分析。从承载国家战略使命、推动内陆开放层面是新疆全面开放核心物流枢纽,统领新疆国际陆港体系建设和新一轮扩大开放;从提升全国班列开行水平层面为中欧班列的西通道集结组织中心,推动中欧班列集运组织模式创新和高质量运行;从产业服务层面是国际供应链组织服务中心,提升产业全链条综合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从城市发展层面是全市枢纽经济发展动力引擎,形成枢纽驱动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的新范式。

四、关于乌鲁木齐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城市的问题分析

(一)乌鲁木齐产业发展基础有待加紧夯实

乌鲁木齐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风电、钢铁、汽车等),但这些产业领域仅有几家有规模的企业,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没有积累成熟的产业发展经验,服务业领域也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总体来说,存在现代产业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发育迟缓,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产业链尚不完整等问题。

(二)陆港区综合协调运营能力还有待加强

陆港区运营模式正式确立时间较短,尚未建立起一套成熟高效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一是中欧班列的运输价格、经营方式、服务创新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二是与铁路部门、兵团、空港等就一些具体发展事项联动不够,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三)配套发展运营环境仍然需要持续优化

首先,在整体运作层面,国际陆港区发展建设涉及较多层级和较宽领域以及较多部门,时间紧、任务重,急需一个高位强力推进的协调机制;其次,在具体发展配套要素方面,存在科研支撑能力不够,人才队伍不足,相关政策不系统等问题;再次,创新能力不强以及对周边国家情况研究不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陆港区在国际金融结算、面向中西亚和欧洲的市场开拓及国际营销、提升供应链掌控能力,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等方面的潜力发挥和功能拓张稍显不足;最后,在支撑国际陆港整体智慧化升级、协同化发展以及落实到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综合服务等具体领域的功能平台明显不足。当前,陆港建设委员会各个单位更多关注自身部门工作任务,不能从整体上实现陆港区的体制机制完善和服务功能优化。

五、促进乌鲁木齐市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城市的对策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发〔2019〕48号)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培育新疆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结合新疆实际,2020年9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2年,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贸易效益显著提升,贸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促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枢纽城市发展的对策。

(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枢纽疏运体系

扎实的产业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高效的产业组织是陆港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和主攻方向,未来陆港区的发展需不断总结经验,夯实存量产业基础,加快增量产业导入,优化产业组织方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形成推动陆港区实现经济跃升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陆港枢纽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国际陆港区发展规划要求,在保障现有项目用地的基础上,按照“空间布局集约”要求,确保陆港枢纽用地规模、土地性质和空间位置长期稳定,并为陆港枢纽未来发展预留用地空间。结合《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总体发展规划》,畅通对外联络通道,优化区域铁路组织,完善枢纽集疏体系。结合2020年9月《关于推进全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贸易与产业互动,推进产业国际化进程。促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体制升级。探索符合新疆实际、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引导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全力推进新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扎实推进自治区各类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提高乌鲁木齐陆港枢纽建设体制

建立“协调小组+建设委员会+运营主体”建设模式。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由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分别成立陆港建设协调小组和陆港建设委员会,并由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陆港枢纽统筹开发建设的主体,联合地方国有平台公司、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鼓励、吸引专业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共同推动陆港枢纽基础设施和相关平台投资建设,具体的开发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三)促进乌鲁木齐陆港枢纽高质量运行

1.大力培育枢纽统筹运营主体。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枢纽的运营主体,应该在联合新疆天顺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铁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浙江东晋弘物流有限公司、新疆邮政速运公司、新疆电子口岸公司、深圳正威供应链控股有限公司等基础上,通过参股、控股及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开展枢纽一体化运营。

2.构建陆港枢纽网络服务体系。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枢纽的核心业务是构筑起枢纽与国内外主要物流节点之间干线协同的规模化组织和区域分拨相结合的网络体系。在疆内应该以国际陆港体系为依托,连接主要地州市及口岸,形成规模化区域分拨网络,例如,新疆当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以乌鲁木齐、昌吉、阜康、五家渠为核心的“乌昌五”城市圈为依托,开展面向区域生产生活的城市配送业务。国际陆港枢纽业务应该依托班列干线运输组织、中欧班列集拼集运、国际铁海联运组织,构建向东联系全国、西通欧亚的干线物流网络。坚持互利共赢,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拓宽贸易领域,推动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积极推动“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在商务部签订合作备忘录的框架下,利用地方合作机制,选择重点国别、重点地区,探索推进电子商务合作。

3.大力发展供应链集成业务,助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应该加强与生产制造企业、国际供应商、贸易渠道商和零售商的业务对接与信息交互,延伸服务链条、培育价值增值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国际采购、国际运输组织、进出口通关、保税物流、供应链库存管理、信息追溯、跨境金融结算、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供应链集成服务。

4.完善枢纽平台支撑体系,加强枢纽间运行协同和信息互通。应该以乌鲁木齐陆港枢纽智能场站平台为基础,建设中欧班列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多平台的功能集成和信息互通,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的平台支撑体系。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全面构建与疆内、国内和国际物流枢纽及重要节点的高效协同运行网络,实现与铁路信息中心、欧洲铁运订舱平台GTN、哈萨克斯坦铁路场站管理系统NOMAD,以及武汉、郑州、成都、重庆等枢纽信息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打造形成全国班列集拼集运和双向集结组织的信息服务枢纽。乌鲁木齐国家物流枢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流程体系构架,如图2所示。

六、主要结论与启示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枢纽城市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乃至带动整个新疆实现经济内外循环,有利于促进陆港功能双向发挥。自从陆港区建设以来,陆续建设了智能场站平台、陆港运营建设平台等一系列服务平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的发展将依托物流节点、交通等基础载体,进行物流的高效服务,进而延伸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形成具有一定控制能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体系;为此,通过陆港枢纽建设统筹乌鲁木齐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依托陆港枢纽的规模经济优势和集聚辐射能力,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枢纽经济发展主要的承载区域,推动形成总部服务功能强大的商务商贸区更突显其重要性。而在当前建设基础上,继续完善平台功能,精准对接发展需求,细化服务领域,是在疫情期间支撑陆港区长远且可持续发展、实现远景规划目标的迫切任务。(文 / 张晟义 陈明月 王童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沟油地下经济的生成机理及其对能源生物质供应体系的损害”(713620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国际陆港规划实施评价及政策建议”(19BGL112)】

(作者简介:张晟义,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运营管理;陈明月,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管理;王童,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新生,王太郎,薛羽桐.“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西安陆港国际中转枢纽功能的路径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1):120-124.

[2]董建峰,高纲彪.“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陆港规划策略及案例[J].规划师,2016,32(06):129-136.

[3]王太郎.“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西安陆港中转枢纽陆港功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4]王慧珍.“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国际陆港物流节点布局优化[J].物流技术,2018,37(09):66-69.

[5]王伟.“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陆港物流系统研究——以郑州国际陆港第二站点(上街)为例[J].交通与港航,2018,5(05):77-82.

[6]刘晓雷.“一带一路”倡议下陆港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15(05):28-31.

[7]周俊才.“一带一路”下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发展的金融问题思考[J].甘肃金融,2016(10):21-23.

[8]常悦,王方.“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南陆港建设规划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2):59-60.

[9]孙仕明.浅析郑州国际陆港与“一带一路”倡议[J].纳税,2017(33):119-122.

[10]《“一带一路”青藏国际陆港建设研究报告》课题组.“一带一路”背景下青藏国际陆港建设布局及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8(02):35-43.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