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已是日新月异,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与此同时,各种贷款种类与业务也应运而生,其中便包括校园贷款。校园贷款申请操作的程序简便,门槛相对较低,获得了各个高校大学生的青睐。然而,校园贷款在迅速发展中也暴露出相当多且引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在校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法律风险,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甚至危及我国经济与市场运行的健康发展。本文在经济法的背景之下,浅析了校园贷款的相关法律现状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希望为校园贷款的法律问题规范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帮助。
关键词:经济法;校园贷款;法律问题
一、引言
当下,有关“校园贷款”的关键字眼逐渐步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各类校园贷款诈骗案频生,甚至导致了严重后果。至此,越来越多的人与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校园贷款这一业务。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背景下校园贷款相关法律方面与此类司法案件的探究,更加深刻地了解校园贷款背后的法律风险与后果,并深刻思考校园贷款方面的研究现状与有待解决的漏洞。
二、校园贷款概述及其发展原因
(一)校园贷款概述
校园贷款,亦被称作校园网络借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目前,校园贷款一般分为四种业务类型,分别为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平台、线下私贷与银行机构。其特点便是优劣分明,优点为手续便利、放贷迅速等,而缺点为高利率、高违约金,甚至滋生在校学生的恶习、产生相关经济犯罪,严重危害到市场稳定与经济发展。
(二)校园贷款的发展原因
校园贷款的发展原因一般可归结为特殊群体的社会定位及贷款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与普遍化。首先,校园贷款针对的对象为大学生。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法律上,他们已然成年,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能够独立决策事情、承担责任,但由于仍在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加之其未完全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与风险意识,故而使得民间贷款组织纷纷瞄准此类特殊群体;此外,现代社会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且覆盖面广泛,学生们除了通过线下人为的宣传拉拢获取信息,还可通过QQ、贴吧、微信及其他相关网站获取各种网贷信息,从而加快学生对校园贷款的了解与投入。
三、校园贷款的现存问题与法律风险
(一)校园贷款的现存问题
1.各方监管的缺失与滞后。2015年,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此份文件首次对该行业提供了初步的监管思路;2016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与实时预警机制;2017年,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至此,校园贷款通过书面文件的形式被正式禁止。然而,相关监管与法律部门对刚刚起步的校园贷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校园贷款屡屡出现问题及危害、于大学校园中肆虐后,才开始研究并出台相关文件进行管控。很明显,滞后的监管与法律文件已然很难从根本上清除行业乱象。
2.行业本身的职业道德缺失。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及其公司整体应遵循相关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然而无论是贷款公司整体还是其员工,都明显缺少一定的职业道德感与约束感,为达到良好的效果与目的而频频进行虚假宣传甚至暴力催贷,这不仅与其个人道德挂钩,亦与各方的监管不力、缺乏明确具体的行业规范挂钩。制定清晰的行业规范、完善监管力度并在行业内部进行相关教育,才能对公司与员工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推动其向上自律。
(二)校园贷款的法律风险
1.学生信息安全的泄露风险。在学生进行校园网贷的申请时,必然会向对方提供其身份证、照片甚至家庭住址等一系列个人信息,这会让学生直接面临两种风险:第一,由于网贷公司的行业乱象、管理混乱等原因而导致个人隐私与信息的泄露;第二,不法分子从中作祟,利用泄露的学生信息进行违法犯罪,侵犯学生的姓名权、隐私权甚至名誉权。
2.学生及其家庭的财产损失风险。在学生深陷校园网贷的层层套路后,最直接亦是最容易面临的风险便是经济损失,其中元凶便是高额利息,即便相关法律已经对利息收取方面进行了明文规定,但贷款公司仍会想方设法利用法律漏洞布置陷阱,继而迷惑学生并赚取高额利息,使学生背负起高利贷,甚至不得不向父母讨要钱财进行还债,严重损害了学生及其家庭的个人财产。
3.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风险。除却如财产的物质性损害,精神损害亦不容忽视。刚刚成年并步入校园的大学生,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或冲动而陷入无尽的还债道路,这无疑是对其心理的巨大打击与折磨,学生可能会长期处于压力、自责与懊悔下,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可产生严重后果;另外,暴力催债等违法现象还会使学生面临人身威胁与伤害,严重情况下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甚至过失致人死亡罪。
四、防止校园贷款法律风险与问题发生的对策
(一)通过立法层面进行相关保障
首先,通过立法制定完善相应的征信制度、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同时完善针对因校园贷款而发生的信息泄露与冒用的惩罚措施,并根据情况制定详细的市场准入规则和监管措施,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加强监管力度。只有通过具有权威性的立法手段对校园贷款进行规制,才能最大限度上遏制校园贷款业务的畸形发展。
(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金融知识培养
首先,学校应通过设置相应课程或举办相关活动来对学生们进行贷款方面的知识普及宣传与教育,培养学生的鉴别意识、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其面临因贷款而承担的法律风险;其次,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经济与金融领域以及法律界的专家学者来为学生进行贷款方面的专题讲座,扩宽学生的眼界与见识,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学生个人的努力防范
法律与学校针对校园贷款进行相应措施的同时,学生个人的防范也尤为重要。学生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各种贷款的认知与防范;学生更要学习相关法律常识,学会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遭遇网贷陷阱或暴力催债等危险时,要及时汇报给学校与家长,及时止损,制止不法行为的进行。
五、结束语
校园贷款作为在时代背景下新兴的金融产品,需要引起社会、学校与家长的足够重视,通过立法约束、政府监管等方式促进其规范发展。虽然如今已有很多对校园贷款与其相关方面的研究,但问题与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因此,社会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市场监管机制,并思考如何进一步具体地进行防范举措,各方努力将校园贷款内潜藏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最终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利益,保障市场的安全稳定与金融经济的健康运行。(文 / 褚影怡)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陈观美. 大学生校园网贷法律问题研究[J]. 商情, 2019,000(019):282-283.
[2]古全娥.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2017.
[3]司马子鸣. 校园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 职工法律天地, 2019, 000(006):234-235,237.
[4]王羽. 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现状思考及对策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9(13):141-142.
[5]马涛. P2P大学校园网络借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 000(031):P.118-119.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6020.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