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海郁州海运“秋韵”轮装载60个江苏远洋太仓海运(TCLC)大柜,从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启运,发往盐城,标志着连云港—盐城“陆改水”通道常态化运营。

今年,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联合江苏远洋太仓海运和上海郁州海运组成项目工作组,主动思考作为、精准研判、细化工作方案,于年初先后试行内河和沿海支线“陆改水”发运。该运输模式是将外贸货物经江苏远洋太仓海运船舶运输至连云港清关后,通过上海郁州海运沿海支线和内河航线运输至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
连云港—盐城“陆改水”通道不仅为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也打通了连云港港—盐城港的海上运输“绿色通道”,为保障物流畅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相较于公路,水路运输受影响较小。水路运输具备单位船舶运量大、运输成本小的先天优势,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面接触,消除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扩散的潜在风险隐患。
积极推动企业物流运输“陆改水”,是近段时间连云港港助力疫情防控,加强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增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LPCT以市场为导向,深入了解腹地企业物流运输方面的困难,瞄准“痛点”,解决“难点”,通过为客户送通道、送方案、送服务,加强统筹协调港航内外部资源,全方位推进“陆改水”业务,积极扩容“陆改水”航线通道;为省内进出口企业量身定制“陆改水”运输方案,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帮助腹地企业解决出货难、物流不畅问题,全力保障海上点对点的“绿色通道”运输服务。
(文 / 张郎杰 张苏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6769.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