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海洋强国”是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提高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任务迫切。创新能力不属于知识传授范畴,只能培养,不靠讲授,创新能力的培养受个人、导师、管理、平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从完善教学体系、增加平台实践、建设导师团队、主动接受训练、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着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人才资源。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高素质海洋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现,能否培养好具备创新能力的海洋科学研究生对于推进海洋强国意义重大。
一、提高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十分迫切
(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时代要求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把建设海洋强国放到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并进而指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海洋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海洋强国战略已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条战略主线。海洋强国战略是科技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事业,人才资源是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海洋事业发展、实现建设海洋强国远景目标的第一资源和根本保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涉海人才,不仅是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所孕育出的新型人才战略性培养要求,更是走向现代化强国征程的时代重任。
(二)海洋科学学科内在要求
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海床、底土、水体、大气、生物等各界面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海洋科学学科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应用性三个主要特征,表现在研究方向多样,研究内容丰富。受海洋本身复杂性影响,海洋科学与其他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之间产生强交叉性,需要研究生具有多方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创新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海洋环境的时变性与非均匀性导致海洋中各个位置面临的问题背景各不相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相应的不尽相同,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海洋科学研究生培养的任务就是要面向海洋科学的基本特点,培养能够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和改造海洋的高科技专门人才。而当前海洋科学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专业方向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人才需求存在差距、开设的通用性、广谱性专业较多,对于未来国家急需、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特色方向领域缺少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培养质量与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不相适应,部分新办海洋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些都要求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完整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中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既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同时又懂得创新实践、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它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独立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掌握新方法,通过创新实践、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突破性成果的能力,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可见,具备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作为研究生必须懂得如何将那些创新要素与理念运用于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进一步优化、改革、传承和推广创新。海洋科学研究生作为其中一个群体,必然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与制约因素
(一)关于创新能力的一般性认识及其特性
创新能力是指将信息、知识、经验、技术,运用于各种实践活动中,并不断创造出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内外部条件,在科学研究上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多元性特征,非单一因素决定效果,受主客体能动性因素影响较多,创新能力不属于知识传授范畴,而是一种高阶思维方式,研究生创新能力只能培养,而不能单纯靠教师讲授,经过学习、实践、运用过程,可以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二)影响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个人态度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能动性因素。个体本身学习态度和研究兴趣决定了主观能动性的强弱,受长期应试教育制度影响,部分研究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身的创造力相对较弱;有的本专业基础薄弱,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学习目标不高,只为文凭好找工作,缺乏内在的动力,从而严重影响自身的创新能力。海洋科学研究生一定要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和训练,要不怕辛苦。
2.导师素养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自身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今后的专业素养。能否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把自己良好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很大。导师的外在“光环”往往吸引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前去报考,而导师会通过学生背景来挑选创新能力强的学生。
3.管理体制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因素。科学、规范、务实和高效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是决定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基础,特别是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评优表彰等对学生有明显的规范引导作用。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根本渠道,研究生课程体系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课程设置门数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涉及前沿知识多少、授课方式能否调动学生参与互动思考都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平台经费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保障性因素。研究生培养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达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和学术质量都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效应。而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是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对平台项目经费都有较高的需求,平台能给研究生做项目提供实践的基本条件,缺乏足够的培养经费必然影响实践的基本保障。
5.文化氛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价值性因素。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环境,特别是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经常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学术会议能够开阔视野,规范化的组会讨论交流能够相互借鉴,团队间合作与成果能够相互激励,从而形成崇尚创新的价值导向,鼓励研究生更加主动的思考与实践,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
三、提高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教学体系
优化培养方案,明确创新目标学分数量及实践考核要求,增开选修课程,明确各阶段听取学术报告和参加学术会议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帮助研究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中及时更新授课的内容,利用优秀课程资源或课程组,将海洋科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的创新眼界,使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适当缩减研究生的课程数量,多留出一些时间让研究生做科研,在科研中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
(二)增加平台实践保障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首先,要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公共实验平台使用效率,通过设备归类改进等建立研究生创新平台,为创新提供实践条件。其次,要努力争取科研项目,带领研究生在各类科研项目中的实战中培养创新能力。最后,要积极搭建一些创新实践平台,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项目,开展创新性研究。
(三)建设与培养导师团队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有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导师团队作为后盾。建设导师团队,首先,要健全导师的遴选和考核制度,选拔优秀导师。其次,要多渠道引进海内外富有经验的学者和青年人才,特别是注意选配40~50岁导师,提高团队创新能力。最后,要提倡导师联合培养制度,让研究生能吸取各个导师之长,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主动进行科学训练
首先,研究生要树立正确观念,增强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钻研自己的研究领域。其次,在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首先从阅读文献开始,带着思考阅读,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循序渐进,从熟悉的再到不熟悉的,掌握准确检索文献、查询资料的本领,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前沿进展。再次,要认真细致做实验,从重复性的实验开始掌握基本技能,再到结合学习做验证性的实验,从被指导的参与性实验直至自己设计的自主性实验。最后,要积极参加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对照他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五)营造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怀有纯粹的兴趣,才能为日复一日的研究工作提供永恒持久的动力。科研兴趣的培养在提高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氛围。营造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文化氛围,首先,要在制度上有明确的要求与考核标准,形成限制性条件,推动研究生注重创新。其次,要坚持所属导师团队的创新训练,拉动研究生参与创新。第三,要注重及时适当的激励,通过成果展示、公开表扬、评奖评优等方式对取得创新成果的研究生予以鼓励,牵动其参加创新。第四,要通过组织经常性的组会交流、学术会议、学科竞赛等活动形成学术氛围,引导研究生参加创新。
【课题项目: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
(JGLX19_155)海洋强国战略下海洋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波,硕士,副研究员,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高焕,博士、教授,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研究方向:海洋经济甲壳类遗传育种与繁育;阎斌伦,大学、教授,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研究方向:应用海洋生物学;唐瑞楷,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
[2]冯士筰,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辉赞.我国海洋学科研究生培养专业开设现状分析与展望[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4):90-93.
[4]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013.03.29.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6818.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