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时评 >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机理与实践
2022
07-19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机理与实践

摘 要:《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列为六类国家物流枢纽之一,目前正处于加快建设之中。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中欧班列等跨境运输规模持续扩大,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正成为我国陆向开放的重要国际物流组织平台,通过融入全国物流枢纽网络,链接国际陆路物流服务网络,整合境内外两种资源,将助力承载城市枢纽经济加快发展,引领边疆地区高水平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合作。

一、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内涵与功能

(一)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内涵

国家物流枢纽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核心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服务功能更完善、设施更先进、物流资源整合聚集能力更强的物流枢纽。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由于其所处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内涵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整合境内外物流资源,开展规模化网络化国际物流组织运作,面向国内国际进行陆向物流辐射,形成沿边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组织运营基地和枢纽经济发展平台。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确定的六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之一,全国共布局了16个,分别是满洲里、二连浩特、丹东、珲春、黑河、绥芬河―东宁、东兴、凭祥、瑞丽、河口、磨憨、吉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吐尔尕特和红其拉甫。目前已有满洲里、黑河、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和珲春纳入建设名单,相关枢纽的建设将有效促进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构建。

(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沿边开放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背景下,其功能与其他类型国家物流枢纽有一定差异,主要有五大方面共性功能。一是跨境陆路运输组织功能,利用与毗邻国家交通互联条件,开展跨境公路、铁路联运组织;二是口岸综合服务功能,为开展国际物流提供通关等相关服务,提升沿边口岸通关效率;三是国际保税物流功能,为承载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国际物流组织能力,开展保税物流服务;四是跨境物流交易结算功能,为边境口岸与境外对等口岸城市开展跨境贸易提供本外币兑换、物流交易等各类服务,提升枢纽对跨境贸易的支撑能力;五是国际物流信息服务功能,为跨境物流提供各类物流信息服务,并接入全国物流枢纽信息网络,提升口岸国际物流资源整合和辐射能力。此外,考虑不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特殊性,部分还具备跨境多式联运、跨境供应链服务、海外仓运营管理等服务功能。

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一)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是国际陆路物流运作核心载体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均布局在我国陆上边境城市且有国际交通通道支撑,这一独特条件使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具备良好的国际物流条件。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一般具备口岸通关、跨境运输组织、保税物流等功能,依托跨境陆路运输通道,是我国国际陆路物流运作的重要设施。随着我国陆向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在中欧班列开行、跨境公路运输、跨境多式联运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中国参与毗邻国家乃至境外经贸往来和物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设施。

(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是我国现代物流体系重要设施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沿边地区总体处于我国物流网络末端,在共建“一带一路”等推动下,沿边地区依托陆向庞大国际市场,将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还将持续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断完善,货运通道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对货物跨区域运输支撑能力越来越强,物流枢纽的建设运营就成为我国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建设,将改变沿边地区内生物流需求偏弱、物流组织水平偏低现状,通过整合区域物流资源,与全国物流枢纽互联互通,将加快沿边地区融入我国现代物流体系。

(三)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是沿边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

资源和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再向外辐射是现代产业组织的基本模式,为提高资源要素聚集和产品向外辐射效率,物流枢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沿海港口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依托港口物流枢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等先发优势,率先实现了城市产业扩张发展,实践了物流枢纽对产业组织的巨大推动作用。当前,沿边地区正成为我国陆向开放的前沿,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整合境内外物流资源,吸引国内外两种资源聚集,为依托的边境口岸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将推动陆向开放型产业加速在物流枢纽周边聚集,助推边境口岸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路径

(一)合理进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应按照国家物流枢纽的有关要求进行选址。一是选址边境口岸城市占地规模较大、设施条件最优、功能较全的物流设施来承载。二是利用好国家物流枢纽政策,对于边境口岸城市而言,如有多个设施条件较好、功能互补的物流基础设施满足条件,可考虑由两个功能互补片区共同承载国家物流枢纽,将城市更多物流设施纳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更好促进边境口岸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开放。三是有良好的拓展空间,按照国家物流枢纽的功能要求一般需要补齐设施短板,确保选址的物流设施周边有相对充足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增量物流设施建设需要。

(二)加快完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

对于纳入建设名单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应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物流服务功能,更好发挥国家物流枢纽效能。一是结合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中的作用,尽快补齐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等设施短板,为开展大规模国际物流、国际多式联运提供设施支撑。二是重点完善枢纽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物流枢纽联盟成员枢纽互联互通,加快传统物流设施和功能区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更好承载国家物流枢纽功能。

(三)提升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物流运作组织化水平

按照国家物流枢纽运营有关要求,发挥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区位优势,开展规模化、网络化的境内外物流运作。一是发挥面向毗邻国家的交通优势,利用多式联运、保税物流、口岸通关等设施,开展规模化的国际保税物流、国际多式联运运作,打造我国陆向开放的国际物流组织中心。二是强化与国内其他国家物流枢纽业务合作,引导面向毗邻国家的国际物流运作在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集中,反向将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货物快速向国内进行分拨配送,形成双向相对均衡的规模化物流运作。

(四)大力发展依托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枢纽经济

国家物流枢纽是城市聚集要素,培育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平台,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将促进承载城市枢纽经济发展壮大。一是要依托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聚集境内外资源要素,重点将境外及城市周边的原材料、初级产品聚集到国家物流枢纽周边,加工后利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服务优势面向国内国际进行产品辐射。二是要发挥枢纽的平台优势,吸引跨国金融、国际法律、国际货代、中介服务等各类相关企业和机构聚集,构筑依托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枢纽经济生态圈。

四、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实践

(一)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基础雄厚

霍尔果斯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通道上的千年驿站和近现代对外开放的百年口岸,因“一带一路”建设再次焕发勃勃生机。霍尔果斯位于连霍(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与双西公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交汇节点,是新亚欧大陆桥重要门户枢纽,拥有国内货运量最大的铁路口岸和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最好、通关条件最便利的公路口岸。2020年,霍尔果斯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占新疆进出口总额的36%。2020年,霍尔果斯通关货运量728.4万吨(不含天然气),同比增长37.6%。自2016年3月首列“渝新欧”中欧班列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以来,短短数年霍尔果斯进出境班列迅速增长到2020年的5024列,位列全国口岸首位,为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与功能

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由两大片区构成,其中核心功能区包括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南部区域与多式联运跨境综合物流园,占地面积2.439平方千米,拓展功能区位于兵团口岸工业园南侧,毗邻霍尔果斯南部工业园,占地面积0.349平方千米。两片区总占地面积2.788平方千米,两片区主体统一、功能互补、业务协同、一体化运营,通过兵团大道—印山路—霍都公路—国门路形成有效联接。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包括国内国际一体化公路和铁路联运组织、跨区域通关一体化、国际换装组织、海关监管服务、跨境贸易物流服务、大宗商品分拨、国际供应链服务、国际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

(三)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定位与发展

结合霍尔果斯城市和区域总体战略定位,围绕支撑打造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和促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要求,根据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特点,将其定位为“一带一路”西通道物流门户枢纽、跨境产业供应链组织服务平台、内陆与沿边开放集成创新高地、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融入国家物流枢纽骨干网络,将构建基于中欧班列、国际卡车航班的国际物流网络与供应链集成平台,降低国际物流运行成本,提升跨境物流运作效率,形成边境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物流成本洼地。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政策优势,以及完善的口岸设施功能,霍尔果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将加快集聚国际国内要素资源,打造跨境枢纽经济集聚区和国际化区域通道经济走廊,推动霍尔果斯及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文 / 刘伟)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贺兴东.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机理与实现[J].中国市场,2021(2):167-169.

[2]刘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 中国财富出版社,2021.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