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时评 > 吴江区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策略
2023
02-16

吴江区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策略

摘 要:本文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调查分析G60科创走廊、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发展模式及具体做法。依托协同创新理论,立足苏州吴江在长三角的区位特点和发展优势,研究分析吴江区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基础、实践成效和现实挑战,探索协同创新的过程和路径,提出提升吴江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创新实践策略。同时,为长三角区域城市融入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创新模式;实践策略

一、区域协同创新示范区的模式分析

(一)“G60科创走廊”发展模式

G60科创走廊的协同创新模式,由“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主体联动”模式演变为“科创+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典范。下面从五个方面对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模式展开分析。

1.组织协调机制。G60科创走廊3.0的组织机制设计,以联席会议制度为主,成立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建设专责小组的结构形式。其中,联席会议由九城市主要领导参与,部署和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解决建设中共性和关键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由各成员单位派遣人员组成,作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分支机构,负责承办日常对接、协调和工作推进等具体事务;建设专责小组则是以工作任务导向组织成员单位人员,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协调、推进。

2.创新策源。长三角科创资源丰富,科创走廊汇集了张江和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通过科研联合攻关、研究平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合作,提升科创能力。九城市拥有高等院校196所,其中“双一流”高校占全国1/4,聚集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262个,年研发经费、专利数占全国1/3,共建了最为关键的创新载体。

3.产业融合。G60科创走廊以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目标,建立了“1+7+N”产业联盟体系,通过行业调研、组织产业论坛、产学研对接、制定团体标准等功能作用来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和产业融合发展。九城市在沪共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强化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力,初步形成了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G60星链为龙头的卫星互联网集群等典型,为区域联动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实现路径。

4.营商环境。针对长三角各地区营商环境的社会禀赋、资源承载呈现不均衡特征,2018年九城市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协同扩大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30条措施》对营商环境的构建提出了相应措施。2021年开展了科学仪器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项目,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模块上线,实现质量基础设施信息共享。

5.支撑服务体系。科创走廊发展以金融服务支持为主。2019年发布《金融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现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出台了15条金融政策。2021年11月,由九城市政府共同出资,社会资本联合发起设立的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启动。同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实现6个城市线上平台共联,累计注册金融技工498家,守信融资总额超1.49万亿元,并成立了G60金融服务联盟,科创板上市股票12只。同时还联动九城市注册发行“双创债”、定制“G60科创贷”等。通过一系列举措,科创走廊的金融服务支撑力明显提升,为科创走廊创新加速、产业集群壮大提供了动力。

随着科创成果的大批涌现,科创走廊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积极探索。2021年成立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主要开展跨区域行政执法、重点商标保护名单交换互认、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监管协作、建立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人才库等,为区域科创成果互认、协作监管提供了保护机制。

总体来看,G60科创走廊通过资源要素的有效集聚、组织协调的机制设计、产业融合的体系建立、服务监管的助力支撑,形成了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二)“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发展模式

2018年5月,三区市签署《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合作项目》协议,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从以嘉定区为核心“共建创新载体、共享创新平台”的发展模式演变成以政府规划为先导、以协调机制为动力、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方式、以市场运作为抓手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1.协同创新:“飞地”模式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例如,苏州在嘉定设立科技创新园,嘉定到苏州建立科创产业园,两地享有同等政策服务。“联盟”模式构建区域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打造汽车全产业链,探索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四大产业创新联盟。促进市场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构建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2.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长三角科技双创券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三地130多家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企业技术中心,1 705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309条创新创业服务项目的资源共享。“双创券”解决研发难题。利用双创券三地企业可以在管理平台中购买服务。截至目前,共有147家企业申请了额度为1 470万元的科技双创券。这一创新举措,将不同地区间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连在一起,实现科技资源、服务的互联互通。“人才网”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嘉定区已有1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3个科研中心和2个科研产业基地,有50多名院士和2万多名科研人员。三地积极推进科研人才培育工作,通过驻地招才引智、三地科研人才联合培养,推动三地人力资源共享。

3.服务供给:三地统一规划构建了“平台+信用+资金”服务供给链。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是重要的供给平台,为企业发布技术需求,促成各类专利、技术交易的达成,为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落地创造了条件,为科技要素对接提供市场空间,促进科创成果跨区域流动。

总体来看,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依托嘉定区优势资源要素,通过资源要素共享、协同机制共建、服务平台共用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协同创新的生态循环。

二、吴江区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和挑战

全面融入长三角是吴江区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契机。明确吴江在长三角的发展优势基础是有效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前提,但对于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进程,吴江区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具备创新资源基础,缺乏要素的创新组合

吴江区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好,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 000亿元,稳居全国百强区第一方阵。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节点城市,汇聚了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吴江区累计建成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295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中国工联院江苏分院、华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落地。其中国家先进功能纤维中心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集聚了东华大学苏州纺织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科研机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全国唯一跨越两省一市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地。此外,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华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的设立促进了创新资源要素的流动,提升了吴江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吴江区在原始创新能力上较为欠缺。如何跨行政区获得区域创新要素的支持、与当地创新资源有机组合成为吴江区加快融入协同创新的关键。

(二)区域产业特色明显,产业布局有待优化

吴江区产业基础较好,工业总产值2020年达3 578.6亿元,拥有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电通讯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吴江区智能工业转型升级起步早,升级改造进程快,已培育105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带动超5 000家行动企业,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全国领先优势。吴江区民营企业总数超7万家,拥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育有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以及盛虹、亨通、通鼎等中国500强企业。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民营经济活力成为吴江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此外,京东方、英诺赛科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引入促进了吴江区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制造业产业特色显著,形成了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电通讯产业集聚,并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的先进制造转型。在发展好现有特色制造业产业的基础上,面向高端服务经济需求,如何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寻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吴江融入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的突破点。

(三)较好的创新环境,缺少跨区域协调机制

吴江区与青浦、嘉善推进协同创新的制度改革,实现了32项制度创新成果。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共同体,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开展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69家企业申领创新券,发放额度3 450万元。依托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举办多种产学研活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与国开行签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项目深化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签订《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系列项目银团融资意向协议》,进一步深化开发性金融合作。与青浦、嘉善签署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信用合作备忘录,联合法院、人社、医保、税务、水务、公安、城管等多部门加强跨区域信用监管协作,建立跨区域联合惩戒机制,从而推进信用信息跨区域共享。

可见,吴江区在服务平台、金融支撑、信息共享等方面营造了较好的创新环境,但缺少跨区域创新的协调机制,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角色作用不突出,缺少组织协调机制设计,成为影响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三、吴江区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跨行政区域科技创新交易平台

原始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加快提升吴江区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为支点,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促进科技创新持续稳定发展。通过构建科技成果交易与共享平台,充分调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协同创新能力,利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加快实验室、创新中心等科研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吴江区技术研发和转化提供支撑。构建跨区域的科技成果交易与共享平台,对接长三角区域城市,实现区域间的技术交易、科技服务、项目需求发布等功能,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设施、专利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要素流动和整合。

(二)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发挥吴江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创新型头部企业为引领,构建高端产业集群。以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电通讯四大主导产业为突破口,以补短板、增强项双向建设思路,寻找产业链关键环节,借力长三角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光通信、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关键技术和产品。顺应新一轮产业和科技变革,通过寻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持续升级。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不仅要关注单个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探索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推进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发挥产业链价值互补效应,能有效优化吴江区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创新跨区域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

地方政府作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针对跨区域协同创新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在区域间流动和整合,化解区域协同创新矛盾,实现区域协同创新。行政壁垒和利益冲突是影响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跨行政区域协同根本上在于打破行政壁垒前提下的要素释放。地方政府应该在协同区域建立起政府间、部门间、创新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由于各主体间制度、组织、管理、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的复杂性表现,通过构建共同的沟通协调机制,最大化行政一致和最小化制度差异,形成统一的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已成为重要的协同创新模式。长三角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已初见形态,协同创新示范区积累的经验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调查分析G60科创走廊、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发展模式及具体做法,并立足苏州吴江分析其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挑战及实践策略。事实上,区域城市间协同会因其城市间界面复杂性,在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存在不同,是否存在一般协同发展模式和路径,这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问题。(文 / 邹俊)

(作者简介:邹俊,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

参考文献

[1]吴和成,顾裕玲,钱俊.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2020(39):66-73.

[2]周喜英.论地方政府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发挥[J].现代营销,2019(1):103- 105.

[3]刘英基.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 理论月刊,2012(3):126-129.

[4]鹿媛媛.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探讨[J].未来与发展,2020(11):104-107.

[5]罗芳,吴旋.市场一体化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经济论坛,2020(9):23-30.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