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2012—2017年省级地方政府数据,采用OLS回归,检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治理越高,经济责任审计强度越大。即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识别环境的污染程度,对生态环境水平较低的地区的领导干部监督力度更大。同时,相较于发展不平衡的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结果不同。即在中东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越严重,对其实施较大的经济责任审计;则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可以抑制经济责任审计投入度,说明采取了优良的环保技术,防止政府官员数据造假,也应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但是国家的高速发展靠的不是高污染、高消耗,不是为了经济发展牺牲国家对环境的保护。2020年6月4日,美国耶鲁大学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及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报告》,其中中国EPI得分37.3分,位居第120位,生态系统活力政策目标位居第137位,可以看到我国的排名处在较为靠后的位置,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国家政府、领导人和学术界有必要对此重点关注。
相比以往的文献,本文的贡献主要是可以充实生态环境与经济责任审计实证文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地区经济责任审计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经验证据,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二、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童佳瑛以宁波市鄞州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情况为研究对象,对鄞州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改善基层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不足,为基层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二)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
严成樑探究了外国投资规模、信贷规模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的关系。王奇、赵欣基于改进的等比例分配法和熵值赋权法,对2020年碳排放控制目标进行了分配。黄炜明确了在碳达峰的提出,是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的最好时期。
(三)关于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对于生态环境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张佩、吴昊昊深入探究了审计试点实施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以及企业异质性和治理机制在其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文献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且大多以规范研究为主,较少通过实证检验相关效应。同时,众多学者对减碳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本文探讨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之间的关系,以推动该领域后续的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说。地方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识别环境的污染程度,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较低的地区的领导干部监督力度更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2—2017年30个省的地方政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经济责任审计、环境污染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关系。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数据来源于《中国审计年鉴》;地方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采用个分指标进行测算;其他数据来源于国泰安及EPS全球统计数据库等,其中经济责任审计指标数据为手工收集整理,由于西藏数据缺失,本文在考虑数据可获得的前提下,剔除了西藏地区的被审计领导人员数量的数据,共计180条观测值,本文使用stata1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变量定义以及模型选择
我们通过构建如下的回归方程考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
AUDITEE=α+β1CRA+β2GDP+β3GBE+β4GBR+β5EDU+β6PCD+β7YEP+ε (1)
具体指标定义见表1。
(三)描述性统计
各省地方政府被审计领导干部人数(AUDITEE)的均值为1 176.5,最小值为137,最大值6 826,说明我国地区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存在明显差异,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从不同年份的被审领导干部的分布来看,2012—2017年,各省市被审计领导干部数的总和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企业生态环境治理(CRA)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其均值31 933.06,最小值5 490.62,最大值147 999,表明各个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比较大,即地方对应的生态环境治理差异也较大。
本文对相关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检验。经济责任审计力度(AUDITEE)与生态环境治理(CRA)在l%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即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识别环境的污染程度,对污染严重地区的领导干部监督力度更大。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前文的假设。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我们将衡量经济责任指标及生态环境治理指标代入(1)式,考察了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是否和生态环境治理有关,结果见表2第1列和第2列。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在第一列不加入控制变量时,经济责任审计力度(AUDITEE)与生态环境治理(CRA)的系数分别是0.019,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在第二列加入控制变量时,其回归系数为0.007 1,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从拟合优度来看,加上控制变量后其拟合的更好一些,在理论意义上讲生态环境治理每上涨0.7%,则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会增加1人。即说明地方生态环境治理会显著影响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即生态环境治理越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越大。
(二)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保持了原来的指标衡量方法,由于《审计年鉴》的滞后性,所以对选取被审计领导人员数量进行滞后一期处理,代入前述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经济责任审计力度(AUDITEE)与生态环境治理(GRA)的系数为0.006 5,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经济责任审计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
(三)异质性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但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山地为主,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制度政策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为了深入考察经济责任审计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区域差异,本文按照城市所处省份,将全样本划分为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两个子样本。
在中东部地区,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与区域评级的系数为0.007 9,在1%的水平上着显著,说明经济责任审计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西部地区,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与区域评级的系数为-0.027 1,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经济责任审计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12—2017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了一个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模型,探究了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地方的碳排放量越多,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就会越大。
为了使监督功能可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建设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目前只有单纯的《审计法》,针对性不是很强,就像内部审计协会一样,有一个专门针对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所以要加强有关经济责任的法律法规建设。对其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权限,将环境治理、地区人民幸福度、地区发展创新水平等加入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中去。切实推动追责问责制度,针对区域在发展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和追责力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时完善有关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低碳、绿色、减排这些词语迅速亮相,针对“碳中和”“碳减排”有了进一步的措施,但是目前对于生态环境治理并没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希望可以尽快构建一个生态环境治理的评价指标,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文 / 张玉成 闫艺心 马生辉)
(作者简介:张玉成,西京学院,在读研究生,初级会计师,审计;闫艺心,西京学院,在读研究生,初级会计师,审计;马生辉,西京学院,在读研究生,审计。)
参考文献
[1]李映照,孙秀利.经济责任审计、企业绩效与CEO强制变更——基于国有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7(21):89-96.
[2]谢行恒.经济责任审计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21(10):138-141.
[3]谢柳芳,孙鹏阁,郑国洪,曾军.政府审计功能、预算偏差与地方政府治理效率[J].审计研究,2019(4).
[4]曾诗鸿,李璠,翁智雄,钟震.我国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及地区差异[J].中国环境科学,2022,42(04):1922-1933.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7706.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