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同富裕既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从根本上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历经了第一个百年的艰辛探索并创造了小康社会的中国奇迹。继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继续向着共同富裕伟大目标前进。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纵深理解和把握,能够为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及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取得提供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实践逻辑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中,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导向,与中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全体人民的民生福祉有着密切关系。一直以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处于国家战略高位,纵览学术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历史进程、时代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然而从逻辑范式出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相辅相成的视角,从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出发、挖掘在发展进程中的制度优势,最终落脚推进共同富裕现实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在通往现代化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西方现代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且为各国争相模仿的一种现代化道路模式,但在其发展进程中却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贫富两极分化这一巨大弊端。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关于现代化发展共同富裕的思想,成为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阔步迈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指出未来社会“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由此看出,马克思对于未来人类社会的设想与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的阐述表明的是一个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富裕的美好社会。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这个所有人富裕的未来社会的方法论也应运而生——“共产党人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透过资本积累的表象看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贫富差距,尤其是“两极分化”现象的并不是市场的交换环节,而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只有建立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彻底消灭私有制的剥削并到达未来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眼光仅仅局限于单纯建立公有制,他们认为最终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这一美好愿景在实践上必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极其充沛的物质条件是实现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这需要处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和处于非主体地位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协调配合来共同发挥作用。
二、共同富裕的制度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虽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但是要想实现共同富裕、走向现代化,中国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而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并不断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领导是确保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及成功跨越前进道路上任何艰难险阻的最大法宝。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党的意志、国家意志、人民意志的高度契合,使我国的国家自主性得到极大的维护和增强,避免了国家意志被资本侵蚀、国家治理被资本左右,为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构筑了强有力的制度屏障。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了全体人民都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参与者及发展成果的分享者。由此看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制度选择。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隶属于国家制度体系范畴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是区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也是确保我们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极为关键的制度。
1.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公有制提供根本制度支撑。我们看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成果不能由全社会共享,那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只有超越当前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制定持续性和公平性兼具的社会生产与分配关系,才能使共同富裕取得成效。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比拟的制度优势,我们不仅始终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始终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提高生产力。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逐渐显现,导致个体劳动成果的差别,最终呈现出个人收入分配的差别。实际上,正是上述差别的存在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得以提高,这样既能促进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又能为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提供外在推动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市场这个效率最高的资源配置方式。另外,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首先,对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关键性及特殊性领域的资源,我国政府充分保留了对其进行配置的权力。其次,通过对财政、税收及反垄断等行政和法律手段的良好运用,更好地完善了“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体制机制。这一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了对资本及其主导的生产过程的“有意识的社会调节”机制,为防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过程中国家意志的贯彻受资本力量的侵蚀提供了多样的政策工具和稳妥的制度保证。
三、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百年来都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而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踏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新时代围绕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来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毋庸置疑,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内因。当前的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不同于以往高速增长时期的新常态,呼应着社会矛盾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于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要求愈加强烈,因而首先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促使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新动能的不断增长,坚定不移地继续保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通过深化改革,促使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更加完善,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做大蛋糕”。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除了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也包含着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共同发展。因而要想通往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必须以更加全面、系统的视角“做大蛋糕”,协同发展。
(二)统筹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
在我国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先发展起来和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区域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因此,凝聚力量、兼顾循序渐进与加快步伐以不断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已成为我们共同富裕实现之路上的重中之重。
1.不断完善促进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战略支撑。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来说,内陆地区相较于沿海地区相对落后,同时也说明内陆地区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现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区域重大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是我们稳步推进、以促进区域发展再平衡的重要顶层设计;从缩小城乡间发展差距来说,要建立对于相对贫困缓解的长效机制,并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2.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把地区和城乡在双循环中生产与消费的定位找准,构建东西互补、城乡互济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3.推进区域、城乡间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使各区域、城乡间的人口及各要素能够不再因户籍制度、身份歧视等因素的阻碍充分自由的流动,从而促进区域、城乡间的发展更为协调。
(三)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现今的中国早已告别经济短缺时代,相对富足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对于较大的收入差距表现敏感,因此,目前如何切实有效地将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已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现实课题。
在分配制度层面,需积极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协同效能。首先,初次分配侧重于效率,但也兼顾公平。劳动报酬所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仍需合理提高,加速消除劳动力市场上各种不合理的壁垒、地域与城乡歧视的步伐,扎实推进劳动者在就业领域的平等竞争和同工同酬。其次,再分配相较于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继续发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的合理调节作用。对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的相关制度设计需更加合理和严谨,对房地产税、遗产税及赠予税等能促进分配公平的合理税种需进一步完善,规范政府收支,着重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再次,随着国家社会及人民思想的不断进步,第三次分配对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作用越来越被国家和人民群众所接受,高收入人群以自愿和慈善公益的方式进行捐赠和资助来济困扶弱。
(四)在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更向往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却让少部分人精神生活极度空虚、甚至出现了道德失范。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精神富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首先,坚定不移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作用,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象征,要将其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其次,加大基础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使人民群众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来扩充自身知识的储备和提升自我。最后,加快发展高质量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更优质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民群众的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同频共振。
(文 / 许香林)
(作者简介:许香林,青岛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87.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
[3]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3.
[4]邱卫东,高海波.新中国70年来的共富实践:历程、经验和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19(2).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8467.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