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国建设研究
2023
11-17

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国建设研究

摘 要:海洋强国建设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环境保护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战略,而海洋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国建设需不断创新海洋科技体制机制、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加大海洋科技投入、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科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而浩瀚海洋蕴藏着无限机遇,是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以来,中国各沿海省份持续深耕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领域,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不断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不断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深水、绿色、安全等海洋高技术自主创新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但与科技强国、海洋强国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相比,仍亟待进一步的突破。本文聚焦我国科技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因素,对海洋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推进我国科技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文献综述

自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国建设这一理念提出以来,学者们纷纷就该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科技创新发展对建设海洋强国的作用、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建设海洋强国的举措等方面。廖民生认为,我国海洋科技基础薄弱、起步晚,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深海探索与开发、核心技术、高新技术竞争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仍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与挑战,必须加快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才能切实实现海洋科技的自立自强。温金海认为,没有海洋工程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与时俱进,就难有海洋强国的核心支撑。张洪珲指出,我国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部署,多元化筹措资金,以科技研发为动力,推动海洋产业新旧动能的加速转化,推动海洋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高度融合,推动海洋资源实现科学、绿色、立体开发,助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杜俊华认为,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实施,使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步入了新阶段。

二、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成效

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和创新发展,中国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发展成了世界上海洋科技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一)海洋科研机构改革成效显著

为深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科技能力,中国正不断推进海洋科研机构的改革进程。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成立了大量的海洋科研机构,涵盖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气象、海洋环境等各海洋科技领域。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进行了改革,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院,拓展了科研机构的职能,提高了科研效率。各海洋大学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中,中国多所海洋大学已建立了海洋信息科学研究院、海洋技术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科学的发展。同时,科研联合体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不断推进各海洋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成立了南海海洋研究联合体、东海海洋研究联合体等多个联合体,科研机构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较坚实的支撑。

(二)深海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深海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活动,包括“蛟龙”载人深潜器和“海工号”多用途深潜器等多种设备的研制,海底地形、地震和地球物理等多个领域的深入研究。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是中国第一艘能够进行深海载人潜水的深潜器,成功下潜至海平面下7 200米处,创造了载人深潜纪录。深海遥控、深海勘探等技术也实现了重大突破。2016年,“海工号”无人潜水器首次在南海海域进行了深海环境下的系统科学考察,展示了中国在深海遥控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开发的“深海勇士”是中国首个能够在5 000米深海环境下自主完成多科学任务的潜水器。中国还成功研发了多款深海载人和无人探测器,如“水下滑翔机”“睿观”“大华”等,实现了对海底资源的高精度勘探。深海科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着力推动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海洋生物技术成果应用广泛,中国海洋科学院研究人员通过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了包括疫苗、抗体、酶等多种新型生物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海洋新能源成果应用进展明显,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在海洋风力发电、浪能发电、海水热能利用等海洋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开发中,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海洋环境监测成果应用方面,一系列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相关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对于维护我国海洋环境的健康和生态的平衡发挥了关键作用。海洋资源开发成果应用方面,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等科研机构围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展开了海水淡化、海洋矿产开采、海洋油气勘探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信息化成果应用方面,海洋遥感技术、海洋数字化技术和海洋智能化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正逐步应用于海洋领域,为我国海洋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为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我国加快推进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和海岛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持海洋生态平衡。一是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取了禁渔区建设、定期渔业资源普查、加强监管等措施,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如海豚、海牛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二是大力推进海洋环境保护。中国建立了多项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海域环境监测、处理海洋垃圾等方面的工作,海洋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珊瑚礁等半生物、半岩石类生态系统的保护,调整海洋渔业结构,推进生态友好型渔业,大力推广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区建设。四是加强了对海岛资源的保护。提高了海岛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海岛价值评估和岛礁绿化建设等,为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但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创新驱动机制不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基础研究不足等方面问题。创新机制方面,政府资助仍是海洋科技创新主要的驱动力,企业和市场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产学研结合机制方面,大学、研究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仍不够紧密协同,还存在一定的壁垒,需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和发挥各方优势。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现有机制未能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导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困难,急需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基础研究方面,相对于应用研究领域,中国目前在海洋科技创新中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度仍不足,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还不够充分,需加大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以进一步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科技人才不足

海洋科技人才不足是当前中国海洋科技创新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海洋科技队伍规模虽不断扩大,但高端科技人才的缺失仍然比较严重。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的激励政策仍不够完善。

(三)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海洋科技创新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的政策支持,才能取得更好地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尽管加大了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在海洋科技领域的投入已逐年增加,但投入水平相对其他国家还有明显差距。

(四)海洋科技应用与产业化进展缓慢

海洋科技的发展需要海洋产业做支撑。当前,中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总体还不高,海洋科技转化应用的力度仍有待加大。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链整合能力仍相对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四、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国建设的对策建议

海洋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下一步,应结合中国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海洋科技体制机制、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加大海洋科技投入、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以早日实现海洋强国的伟大梦想。

(一)创新海洋科技体制机制

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需要政府在政策、组织、机制和金融等方面综合发力,才能提高海洋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成为海洋强国。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建设、要改革科研机制、推进科技金融发展。

(二)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

加大对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海洋科技实践,并推广实习、点对点培训、授课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通过学术交流平台,引进国际一流的学者、技术精英和科学家,推动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海外人才的引进。通过产学研合作机构、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人才培养与实际业务需求的紧密结合,提高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三)加大海洋科技投入

政府应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税收优惠力度,加大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投入,以更优惠的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个人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 通过政府采购、股权投资、担保等多种方式增加海洋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还可通过加强与海洋科技创新相关的各类企业和机构的合作,集众智、汇众力,不断拓宽投资渠道。支持企业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推动海洋科技应用和产业化进展需政府、企业和高校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层面,应建立和完善支持海洋科技应用和产业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对海洋科技应用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并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同时,应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应用水平。企业层面,应鼓励企业建设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技术引进和转移,并鼓励企业发展高技术水平的海洋科技产业,提高海洋科技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国际合作方面,政府应当加强与国际间的海洋科技合作,吸引全球优秀的海洋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参与到中国的海洋科技应用和产业化中来,以推动全球海洋科技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

五、结束语

作为一个拥有广袤海洋和丰富海洋资源的大国,中国在海洋强国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海洋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充分发挥中国在海洋领域的潜力和优势,不断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才能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文 / 易爱军 计子昂 沈婷婷 张玲俐)

【基金项目:1.江苏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立项项目(ESD202349);2.江苏海洋大学2022年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项目(2211202226);3.江苏省社科联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数字经济驱动江苏沿海地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23SSL035)。】

(作者简介:易爱军,江苏海洋大学教授,江苏区域合作研究基地研究专家,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海洋经济创新方面的研究;计子昂,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沈婷婷,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本科在读,从事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研究;张玲俐,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参考文献

[1]李政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海洋强国建设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21.

[2]廖民生,刘洋.新时代我国海洋观的演化——走向“海洋强国”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索[J].太平洋学报,2022,30(10):91-102.

[3]张洪珲,刘萌.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22):20-22.

[4]杜俊华.十八大以来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显著成效[J].国家治理,2022(Z1):46-51.

[5]刘婷,许斗斗.关于厦门海洋科技人才建设的思考[J].海峡科学,2015(04):67-69;83.

[6]王茹俊,王丹.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演进、理论意蕴及价值取向[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03):1-10.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