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2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一改往年近乎零风险的现象,呈现低收益状态,尤其在2022年的3月、4月和11月出现大幅回撤,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超过10%的亏损。本文探讨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否与资金管理新规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相关,总结银行理财产品波动的原因及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而从不同角度对理财公司和投资者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以便银行理财产品能够降低风险,促进其稳定运营,减少各方损失。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改革;风险管理
一、引言
具有稳健收益特征的银行理财产品近年来广受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喜爱,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创造新的历史纪录。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总资金容量已高达29万亿余元,增长率达12.14%。银行理财产品的品类也创造新高,2021年总共发行4.76只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获得的总收益超过1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与其他品类的资管产品例如基金、保险资管等比较,已经连续几年登顶。但2022年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情况急转直下,跌破产品净资产值的情况已不足为奇。根据WIND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可知,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跌破净资产值的银行理财产品超过2 000只,此外,在跌破净资产值边缘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超过了2 000只。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这种情况,大众和各类财经媒体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产生巨大的质疑,这也吸引了行业内部对相关产品风险管理的持续关注。
二、银行理财改革的原因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银行理财产品长期以来利用借贷利率差赚取利润,且必须对投资者刚性兑付。这导致一些银行忽视可预见风险以获取更多收益,如不合规运营、产品镶嵌、违规避免金融管制等。这些问题阻碍了资金有效流向实体经济,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布了《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十余项相关法规,完善了银行理财监管体制。这些措施使银行理财监管更严格,风险降低,也推动商业银行改革理财产品以适应新监管制度。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理财改革的原因除了监管制度变化,还包括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种类繁多但缺乏有效创新,客户分类笼统,产品定位不明确,不能为特定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银行理财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产品使用说明简洁,风险提示不充分,对复杂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和风险衡量指标未给出。投资者对产品风险的了解主要依赖与销售人员的沟通,但销售人员为销售产品常强调收益和稳健性,忽视风险,导致投资者对风险控制和管理认知有差异,可能引发后期矛盾纠纷。
由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加强,以及银行理财产品运营中自身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其自身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因此,银行为了有效防范风险,为自身和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银行理财市场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银行理财的投资标的物分类
银行理财投资标的物的分类方式五花八门,但是普通客户日常使用的主要有两种:标价货币类型和收益类型。
银行理财中的标价货币,是可以用来投资买入对应的产品或者支付投资收益的币种。主要包括外币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出现的时间较早,品种风险较高,创新性强。主要原因就是外资资本实力较强,能够提供多种投资组合,帮助客户把握市场的重大热点。人民币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市场蓬勃发展创新的产物,各家商业银行把理财品种从国库券、票据等逐步扩展到公司短期债券、贷款信托计划等领域;而在各理财产品的差异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流动性不尽相同,风险概率从保证最低收益到保证本金再到风险自负等,品种应有尽有。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动向来看,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信托型、QDII型和债券型等。双币理财产品是指投资者根据相关货币的远期上升预期,将人民币和外币进行不同的投资产品组合,以期对冲风险或是提高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用人民币和外币两种币种组成初始投资,通过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对应的外币理财产品组合投资,积极运作两种产品的比例,待两种理财产品到期后用初始币种给投资者兑付本金和利息;第二,把人民币作为唯一的投资币种,将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的本金和收益通过银行系统换成外币,再投资外币理财产品,通过外币获得更多的收益;第三,通过其他交叉模式进行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还可按照收益类型划分,具体是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是否能得到固定收益,而这些对理财产品影响很大。产品按收益类型分,旗下也含括两大类型:一是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二是非保证类理财产品。保证收益类是市场内较为悠久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收益固定和收益递增两种。收益固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根据预先设定的收益率给客户兑付固定金额利息和本金,产品产生的所有风险由银行自身承担,如果银行单方面违约,则收益按固定利率计算,客户仍面临一定风险。第二小类是收益率递增,在这种情形下,银行按照设定条件,支付给客户最低保障收益并承担其中的风险,而剩余投资产生的额外风险和收益则由双方共担。如果中途银行单方面违约,则客户能取得较少的收益同时需要承担较高的再投资风险。与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相对应的是非保证类产品,这类产品下面又包含了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两种。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是指银行依据事先谈好的条件向投资者确保本金的兑付,而后根据现实的产品收益来支付投资者的产品收益,除了本金的风险由银行承担,其余风险一律由客户自行承担。浮动收益产品的特点是把固定收益证券与衍生品的特征相糅合,创新性发展,它在保本的要求上,争取获得更多的因价格、利率等浮动带来的额外收益。客户在存入现金存款以后,还向银行提供了互换期权等各类期权,因此投资者不仅能获得存款的利息,还能取得出售期权带来的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各大银行依据与投资者事先承诺的条件和现实情况为投资者兑付投资收益,同时银行不承担本金减损的风险,需要投资者自行承担这部分风险的理财产品。
四、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波动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净资产值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受资本市场的走势变化。当投资产品的价格急剧波动时,可能出现浮盈和浮亏交替出现的情形,给客户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对银行理财业务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带来巨大考验。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下跌,导致跌破净值,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
第一,美联储改变财政货币政策方向宣布加息,市场受政策影响及后续加息的市场预期、缩表的影响,风险规避意识突出,导致资本回撤,流向国际市场的风险增大,以致国内证券市场下行速度超过预设速率,特别是A股市场在2022年一季度末出现连续下跌的情形,曾经一度跌破3 100点,市场恐慌情绪高涨。
第二,受世界政治局势的影响,主要是区域性战争影响,导致国际大宗货物如能源等的价格剧烈上涨,传递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严重,使资产端价格起伏过大。
第三,股市和债市的“跷跷板”效应,2022年11月以来,投资者情绪对股市开始乐观,部分债市资金被赎回,流入股市,偏股型产品受到追捧,偏债理财预冷。
第四,踩踏效应。众所周知,投资者情绪的羊群效应和信心崩塌的踩踏效应一直存在。债券下跌,导致债权基金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投资者恐慌赎回,减持债权类产品,债券继续下跌。但是2022年3月、4月和11月发生的银行理财产品大跌的情况不是市场常态,我国宏观经济仍然具有强大的增长潜力,持续稳中向好,平稳发展的趋势不会因为市场波动而改变,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的现象只是短期性的,并不是产品的最终收益,因此到期后仍有很大的获得正收益的可能性。
五、理财公司与投资者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从理财公司的角度来看,产品净值管理研究和运营能力有待增强。在新的监管政策颁布之前,理财公司对产品的主要聚焦点在资金的容量与收益率方面,通过巨大的资金容量来取得较大规模的利润量。而在日常运营方面,各银行则根据行业内产品收益率来确定旗下竞争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同时和券商以及基金等专业管理公司进行深入合作,通过专业化的运作去获得最大收益。但是由于银行对向券商等机构的托管资金去向实时掌握能力不强,资金的实时盈利性了解不深,加上大多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常产生较大的投资理财产品风险。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净值化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自负盈亏,短期内较难接受。新的监管政策下,银行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的传统观念,引导产品向银行尽责、投资者风险自负的方向转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投资者把资金投入银行理财产品中是对银行背后的国家资本的信任,已经适应了银行根据预设收益进行刚性兑付,不担心理财产品出现跌破净值的风险。资管新规颁布后,刚性兑付时代已成为历史,投资者的收益根据市场的实时波动而变化,投资收益可能出现亏损,也有可能高于预期。部分个人投资者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较难接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计算方式的改变,只是单纯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再有明确保障,出现亏损的风险概率大大提高。
根据上述对投资者与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笔者提出对应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两点建议:一是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加强对其思想观念的引导,促使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中,对任何产品的投资都不能百分百确定收益,银行理财市场同样如此。银行相关人员要向客户传递银行理财产品的实质,抛弃传统的观念。对于风险厌恶倾向的投资者要避免其进入风险偏好者圈层,根据投资者实际情况推荐符合其风险预期的理财产品。二是对于银行而言,必须提升自身投研能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符合现实的投资理财路径。提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研能力,主要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银行牵引成立下属投资理财子公司,对于条件比较成熟的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将理财业务与传统存贷业务分离,实现风险的隔离,阻隔风险传递的通道;二是通过理财产品所属部门扩展专业人才团队的方式,打造专业研究团队,充分利用银行积攒的信用体系和商业经验开发强势竞争产品。
(文 / 何文锋)
(作者简介:何文锋,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参考文献
[1]邹佳.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19.
[2]任中晓.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3]王雨露,陈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研究[J].财富生活,2019(14):36.
[4]蒋梦迪. J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21.
[5]李鹏.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6]翟广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3(36):92;98.
[7]陈灼辉.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22(10):80-82.
[8]王戈,董雯.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产品研究[J].黑龙江金融,2022(02):19-2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8891.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