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变电工”为例
摘 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许多优秀企业加入了公共外交的浪潮中,其通过和他国企业、民众以及公司的直接群际接触与拓展群际接触,不仅提高了自身品牌声誉,而且传播了我国文化与价值理念,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民众的“民心相通”,我国企业外交的实践已然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外交;民心相通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点明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公共外交对于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企业外交亦是如此,其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群际接触理论认为通过群际接触能够有效地提升群际关系,并降低偏见,但并不是所有接触都会形成积极接触,群际接触最优条件为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群际合作以及权威支持,建立最优条件有利于增加其积极影响的概率,经过几十年的理论流变,它逐渐被认为是改善群际关系有效的策略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群际威胁、刻板印象与偏见。
一方面,群集接触理论作为改善群际关系有效的策略之一,对我国企业公共外交促进“民心相通”的衡量将更科学且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群际接触最优条件适合作为我国企业公共外交促进“民心相通”的衡量标准,故本文将使用此理论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外交对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作用,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公共外交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企业公共外交的概念及优势
企业公共外交是指跨国企业在向国际社会与他国政府、民众展示企业的理念,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本国与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传播本国文化和精神,增进双边或多边互动的功能,从而直接或间接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和他国民众心中的形象,营造有利于本国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本国利益的对外行为。
企业公共外交在促进“民心相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政府外交,它具有获得国外公众信任、降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众对“他者”文化的敏感度、疏解意识形态偏见等优势。在全面相互联系的国际社会中,企业公共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弥补了政府外交的缺陷,降低了外交成本。因此,企业公共外交在公共外交主体方面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企业公共外交与“民心相通”的关系阐释
在民心相通的语义层面,“民”内含的是人的去政治化,而企业公关外交正因其“去政治化”而弥合了政府外交的不足;“心”指具有感受性与道德性,即指人是具有道德与共情能力的人,这是公共外交能够产生效果的前提;“相”旨在突出双方对等的关系与互动的特点,由于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需要他国的企业、政府与民众的支持,所以企业会以平等且谦和的态度对待他国的企业、政府与民众;“通”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文化输出,而是双向的主体与主体间的文化交融,我国企业在公共外交中也不以单向的内容输出为目的,其旨在寻求与他国民众共通的意义空间。可见,企业公共外交满足了促进“民心相通”所需要具备的要素,是促进“民心相通”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之一。
“民心相通”意在通过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增进不同国家、异质文化的互动体认,这一方面意味着公共外交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方法与路径,而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促进“民心相通”是公共外交的目的与结果。
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核心在于民心相通,作为公共外交中的企业公共外交亦是如此,他国民众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感受到企业所属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内涵,进而形成对企业所属国形象的认知和态度。因此,一方面,这说明我国企业公共外交成为促进与外国公众“民心相通”的方法与路径;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促进“民心相通”是我国企业公共外交的目的与结果。
企业公共外交满足了促进“民心相通”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并且企业公共外交是达成“民心相通”的方法与途径,而“民心相通”是企业公共外交的目的与结果。
三、企业公共外交于“民心相通”促进的实践
我国企业公共外交旨在改善他国对我国的认知,促进“民心相通”。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公共外交在与他国政府、企业及民众互动中如何促进“民心相通”,以及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
(一)企业与政府互动促进“民心相通”
企业在项目初期及项目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与当地政府频繁接触,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企业与政府交流的机会,他国政府在与我国企业的接触过程中了解我国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企业与政府层面的互动纾解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民众对于我国原有的认知与偏见,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民众的“民心相通”。
如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的子公司Guinea Evergreen Mining Intelligence Company SA,于2023年3月28日接待了几内亚国家矿业项目协调服务(SNCPM)代表团对位于密西拉省telimelle县SANTOU I矿场的访问。代表团和公司管理层就项目的技术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交流后,他们参观了矿区生活基地和采矿路线,了解了工作的进展情况,代表团通过直接群际接触更加了解了我国企业,通过与我国企业的互动改善了对于我国的认知,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几内亚及其民众的“民心相通”。
再如2023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与企业家代表团来中国新疆交流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与企业家参观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可喜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和企业家在与特变电工的互动中更加了解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变化,从而改善了对于我国的认知,有利地促进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及其民众的“民心相通”。
群际接触理论提出通过群际接触能够有效地提升群际关系,并降低偏见,但仅仅接触并不一定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再造,不当的群际接触甚至会恶化双方关系,因此,奥尔波特提出了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其包括“平等地位”“共同的目标”“群际合作”与“权威支持”。
特变电工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的交流与接触中皆以经济发展为“共同目标”,双方在拥有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形成了群际合作,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改善对我国的认识,拉近双方心理距离,从而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的“民心相通”。
(二)企业与企业合作助力“民心相通”
我国企业在与他国企业的合作中,增加了双方直接群际接触的机会,改善了他国企业对我国的认知,促进了“民心相通”。如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特变电工与多家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签订了近10亿元的合作订单,这不仅增加了我国企业与他国企业的互动,也有利于他国民众和我国建立并巩固友好发展关系。又如在2023年3月中国新疆友好交流访问团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进程中,哈萨克斯坦AE集团与特变电工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开关柜、户外高压电力设备等方面的合作,在合作中双方将共同研发高端电力设备。特变电工与哈萨克斯坦AE集团的合作在客观上增加了双方接触的机会,在具体工作中,双方员工通过直接接触增进了解,巩固友谊,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民众的“民心相通”。
群际接触理论认为群体间的个体联系越多,他们感受来自外群体的积极影响就越大。首先,在企业外交层面,特变电工公司与他国公司的合作在客观上增加了与他国的接触;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的经济行为能够享受我国的相关政策;最后,我国企业与他国企业在群际合作中都以经济发展为共同目标,满足了奥尔波特提出的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中的“共同目标”“群际合作”与“权威支持”要素,从而我国企业与他国企业在频繁的互动中形成了积极接触。
这些接触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对于我国的了解,减少“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对于我国企业的“异化感”,我国企业在与他国企业的群际接触中拉近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心理距离,消解了“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对于我国的误解与偏见,提高了企业自身品牌声誉、传播了我国文化与价值理念、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在了解我国企业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民心相通”。
(三)企业与民众互动引领“民心相通”
企业在外交过程中应以尊重为基础,排除偏见、定势,我国企业在与他国民众的接触中不以同化对方为目的,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企业公共外交,积极寻找、创造共同之处,求同存异,寻求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共同空间,从而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的“民心相通”。
特变电工在海外建设了76个办事处,有1 000多名海外员工,其产品已出口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变电工认真履行大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入到社会公益性事业中,在30年里,特变电工累计上缴各类税金高达190亿元,为20 000余名员工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200 000个新增岗位,带动7 000多家外部供应商发展,成为当地政府的支柱企业与纳税大户。
多年来,特变电工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赈灾救济、社会公益、捐资助学等活动,累计投入超2亿元。在海外项目所在国共投入近3亿元,捐建6所友谊学校,解决了近万名孩子的上学问题。特变电工也积极开展公益事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雇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员工,为项目所在国培养各类技术人才超过千人。
一方面,特变电工通过直接群际接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进行扶贫,其在尊重当地民众的前提下解决了近万民孩子的上学问题,特变电工的企业公共外交增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对于我国的认知与了解,能够更好地消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对我国的误解,从而增进双方友谊的发展,促进“民心相通”。
特变电工中有1 000余名他国员工,这说明特变电工在对员工的选择中能平等对待国内与国外的求职者,满足了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中的“平等地位”,特变电工中的我国员工在平等基础上与他国员工进行积极接触,使得他国员工更加了解我国企业文化,进而了解中华文化,我国企业在与他国员工的接触中重构了他国员工对于我国的认知,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民众的“民心相通”。
另一方面,群际接触理论认为,在拓展群际接触层面,个体看到自己的同伴与外群体成员相处很愉快时,个体会打破对外群体原有的偏见,并尝试主动交往。特变电工没有排斥外籍员工,而是在尊重“他者”文化的前提下直接为两万余名员工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间接为社会创造20余万个新增岗位。“一带一路”沿线民众通过观察这些外籍员工在特变电工公司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加深对我国的了解,从而降低对我国的偏见,特变电工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互动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民心相通”。
四、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通过和他国企业、民众以及公司的直接群际接触与拓展群际接触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对我国的认知与了解,纾解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对我国的偏见,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民众的“民心相通”。
(文 / 马亮 周丽)
【本文系“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8BXW02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亮,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周丽,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朱晓雯. 女大学生求职者消极元刻板印象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想象群际接触的作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2]李秋丽,李文钰,熊冰.群际接触理论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机理与路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2,190(05):34-40.
[3]徐迪,彭思涵,凌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公众的群际接触、社会信任与对华形象认知[J].新闻界,2023,360(03):39-50;96.
[4]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组.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9099.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