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绍了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带来的优势和挑战。针对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监管和引入内部审计的建议,构建物业服务监管内部审计清单督导新模式。
关键词:后勤服务;物业监管;内部审计
后勤服务社会化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既是形势发展所使,也是自身发展所需。2018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将会务服务、卫生保洁、食堂餐饮、安全保卫、绿化养护、设备维修等后勤服务项目外包给专业机构,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外包率达到69.5%,这充分表明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和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也为其他领域的服务社会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前,机关后勤服务规范尚未健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队伍配置薄弱,保障服务目标差异等现实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引入操作性办法,强化物业监管实力,提高机关后勤服务保障能力。而后勤服务社会化在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政府机关建设创建过程中,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某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的模式内涵和风险点,将内部审计嵌入到外包物业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物业服务监管内部审计清单督导新模式,以期实现审计赋能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审计嵌入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监管模式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已是大势所趋。许多机关单位和企业都开始将后勤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管理,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如何确保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成为了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了“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的主要目标。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为机关的后勤服务保驾护航。审计嵌入的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监管模式的实施可以为机关的后勤服务管理提供有效的监管手段。
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其监督职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发现问题和风险诱因,另一方面是将审计意见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因此,审计嵌入的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监管模式应以风险为导向,主动、实时地对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的业务活动过程开展审计监督,对暴露出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梳理和整改,从而有针对性地发现并改正服务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与审计嵌入的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监管模式,无疑是当前一项至关重要的改革任务。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机关单位及企业的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确保各项服务的高效、优质运行,而且也为国家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二、外包物业服务风险点
(一)采购制度执行风险
机关采购服务类项目相对于货物类和工程类项目具有无形性、变异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点,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采购成果难以定量衡量等问题,给审计工作带来挑战。物业采购服务类项目包括文化传媒、会务服务、培训服务等多种类型,而且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服务标准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审计人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此外,服务类项目采购的数量多且流程复杂,这会给审计工作设置层层障碍,降低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外包服务费用测算风险
物业服务费用构成是物业管理项目的核心要素,合理的物业服务费用测算对于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合理获得利润、降低业主物业费用、促进物业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机关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在计算物业服务费用时常常存在误区,机关单位通常将物业服务费用称为物业服务成本,而从物业管理行业及服务企业角度,物业服务费用构成要包括物业服务成本、物业服务企业的利润和法定税费。这种误区引发了服务费用测算不准确、外包价格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物业管理的效果。
(三)合同管理风险
物业服务外包会带来合同管理风险,特别是在合同签订、履行和变更等环节。在合同签订阶段,机关单位需要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如果机关单位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可能会导致后期的合同纠纷和法律风险。在合同履行阶段,机关单位需要对外包物业服务公司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符合合同约定。如果机关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外包物业服务公司可能会出现履约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情况,导致机关单位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甚至影响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在合同变更阶段,机关单位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同变更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四)外包物业服务考核监管风险
在机关单位将后勤服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或单位后,应当加强对第三方机构或单位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管理漏洞。在对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时,机关单位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风险:外包物业服务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安全风险:外包物业服务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风险;合规风险:外包物业服务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合规风险,例如未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服务,导致机关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监管质量和有效性。
三、构建审计嵌入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监管模式
(一)严格审计标准,推进审计全覆盖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强调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在这一重要指示的指引下,机关单位在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方面作出积极努力,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措施,对后勤保障的各个部分开展全面审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强化机关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突出审计重点,落实清单督导
机关单位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突出审计重点、落实清单督查等手段,积极防范后勤外包物业管理风险,确保问题一经发现即得到及时整改,从而避免潜在的不必要损失。通过不断完善审计体系,机关单位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机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提高审计质量,实现提质增效
财政预算落实审计的关键在于财政资金筹措、分配与应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财政资金具备政策性突出、内容多样、覆盖面广和层次多等特性。从使用资金上看,机关后勤外包物业服务基本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体,在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机关后勤服务多由专业化企业承担,但内部审计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的实现路径,其监督和控制应始终保持动态调整,精准反映财政预算落实成果,实现后勤保障的高质量服务。
(四)运用审计成果,制订标准规范
为更好地利用审计成果,机关单位应当将整改任务纳入审计全覆盖工作规划和年度审计计划,建立健全整改责任制,任命主要负责人成为第一责任人,认真执行整改工作。同时,还应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举一反三、防患未然,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审计成效。
四、建议
(一)严把物业采购招标环节,合理配置人员
物业采购前,需要广泛征求机关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各方对物业服务的需求进行汇总和甄别。在物业服务管理中,人员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物业服务管理的招标文件中,需要明确物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并对安保、会务、保洁等人员的年龄结构进行限制,确保人员配置科学合理。此外,需要对人员配置情况给予较高的权重,建立人员配置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促进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合理设置物业合同,做好费用测算
为确保物业服务质量,应当以《物业服务合同》为基础,结合机关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物业服务外包监管办法》,设计评分标准,采取事中审计等有效手段监督物业服务合同的执行情况。在物业服务合同中规定物业服务公司需要承担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相关费用等事项。此外,事中审计对物业服务公司是否按照合同履行相关业务、是否按要求结算相关费用等进行监督,确保物业服务的质量。同时,机关后勤管理部门还应兼顾事中审计的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三)构建标准考核监管体系,及时评估物业管理质量
为了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项目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机关单位应建立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说,成立后勤物业管理委员会并招聘物业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加强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为了实现物业服务质量的现场监管,应建立健全物业质量考核体系,完善现场考核方案。同时,推进物业监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在物业监管方面,机关单位应设置物业考核小组,通过采取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过程检查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监管考核,实施奖惩措施。
(四)加强对物业外包单位的考核评价与奖惩
物业服务质量是影响机关单位员工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外包服务的逐步普及,对外包单位的考核评价与奖惩愈发重要。机关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确保外包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首先,机关单位应制订详细的服务质量标准,明确外包单位需要承担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时间、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的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标准。此外,机关单位还可以将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纳入合同中,约定不同服务质量等级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这不仅能够规范外包单位的服务行为,还能确保物业服务的优质、高效和规范化,为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机关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外包单位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和维护保养等方面实施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确保外包单位能够按照要求提供优质服务。
最后,机关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外包单位的考核结果进行及时的奖惩处理。对于考核结果良好的外包单位,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如增加业务量、续签合同、提高服务价格等;对于考核结果不佳的外包单位,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其实施惩罚,如扣除服务费用、降低业务量等,必要时可以取消合同。奖惩制度的严格执行,不仅能够激励外包单位提升服务质量,也能够有效约束其不规范行为,维护机关单位的权益和形象。
(文 / 孙经沛 李千)
【项目基金:2023年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课题;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YCX22_2170)。】
(作者简介:孙经沛,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李千,南京审计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后勤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严恒.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审计重点及方法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9):106-108.
[2]陈女,邵海颖,何璇.“嵌入式”审计下医院内部审计清单督导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财经界, 2023(07):165-167.
[3]宋巾.内部审计促进商贸类中小企业治理效能提升的障碍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118-119.
[4]杨姣容.A区政府服务类项目采购审计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20.
[5]杨书元,赵肖.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测算及服务人员配置规范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3(03):1-12;16.
[6]李俊梅.浅析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地位与作用[J].时代经贸,2020(14):60-61.
[7]陈玉保,魏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物业服务外包监管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3(02):91-93.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9330.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