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1时46分,随着X8017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武汉—杜伊斯堡)从吴家山站开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 000列,较去年提前19天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同比增长11%,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和对中欧班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积极适应我国外贸持续向好、跨境货物流动增加的新形势,加快共建中欧班列高效运输体系、多元通道体系、创新发展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行品质和效率,着力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沿线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
一、通道能力稳定增长
积极推进阿拉山口等国内铁路口岸站、天津新港等发运站扩能改造及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等铁路通道补短板项目建设,提升中欧班列通道运输能力和口岸换装能力。上半年,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中(经二连浩特口岸)、东(经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口岸)三条运输主通道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分别增长13%、20%、5%。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就跨里海中欧班列运输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了稳定的运行线路、相对优惠的运价,上半年累计开行南通道中欧班列111列,同比增长15倍,自7月1日起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一日一班”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紧密衔接,进一步拓展了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境外通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
二、运输组织不断优化
各地铁路部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科学调整班列开行线路和开行周期,中国境内目前已铺画时速120千米的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1条,联通中国境内61个城市;优化中欧班列作业流程,补强设备设施和作业人员,对中欧班列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全程重点盯控,确保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各大铁路口岸站对中欧班列实行优先办理,协同海关、边检等联检部门,完善95306数字口岸系统功能,积极推广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模式,有效提升中欧班列全程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加强沟通协商,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自6月15日起,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由每周5列增至每周17列,重庆、义乌、武汉、广州等城市首开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受到广大客户青睐。
三、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用好中欧班列境内、境外协调机制,稳定中欧班列运输价格,提升货物周转效率,降低外贸企业运营成本。优化班列产品供给,大力开行定制化班列,推出了邮政物资、光伏、冷链、商品汽车专列等特色班列产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国际物流服务。在中欧班列沿线15个国家建立铁路箱还箱点101个,方便客户用箱还箱。积极应用北斗卫星定位、5G等新技术,落实装载加固、安检查危等措施,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中欧班列客服中心作用,优化中欧班列门户网站服务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7×24小时为全球客户提供联运单证处理、货物追踪、专业客服等基本服务,推出门到门运输、代理报关、综合物流、全程保险等特色增值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成功解决新能源汽车和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以中国制造“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品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成为中欧班列运量新的增长点。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
四、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目前,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有效扩大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加速了要素资源跨国流动,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中欧班列(广东)助力众多粤港澳大湾区知名制造业品牌出口。中欧班列(西安)与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有序衔接,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为多家西安本地企业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创新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分拨模式,与公路运输紧密衔接,提供班列两端全链条物流服务,减少中转环节,压缩运到时限。中欧班列(山西)搭载太原的车轮、不锈钢、太阳能光伏组件及调味品,大同的药品,忻州的法兰、高岭土,朔州的陶瓷,晋中、运城的玻璃器皿、铸件等“山西制造”抵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山西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通道。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国际铁路合作,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运输服务保障。
(来源:中国铁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9445.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