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是经略海洋重要引擎,也是推动海洋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连云港市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的重要城市和江苏沿海大开发的产业高地,亟待坚持“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海洋开发思路,牢固确立推进经略海洋、挺进“深蓝”的发展目标,发挥地域人文和经济特质,重点推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全域化、数智化、高端化和可持续发展,统筹海水、海岸、海岛、湿地、生态等多重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深化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海洋资源的整体性、生态性、保护性开发,陆海兼容,产业联动,创新业态,科技赋能,推动连云港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树立新时代江苏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标杆,加快建设富有人文特点的区域性世界级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连云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擘画出江苏海洋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伟战略蓝图。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海”的“海洋强省”发展思路,明晰了江苏推动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发展策略。作为江苏沿海文旅产业发展高地的连云港亟待迎接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海洋是经略现代经济的重要场所,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独特,优势极为明显,特别是海洋文旅产业,一直位居江苏前列。近年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要培育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和陆桥东部世界级丝路旅游带。连云港需要推动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壮大海洋现代服务业,奋力崛起海洋强市,提升江苏沿海地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机制现代化,促进连云港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迈进,树立新时代江苏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标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实现新时代的“后发先至”树立新样板,提供新示范。
一、连云港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连云港是江苏沿海文旅资源的富足区,海洋自然地质地貌形态丰富齐全,海洋动植物和生态资源富集多样,拥有山、海、林、湖、滩、平原、湿地等多样化的地质形态,是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蓄势待发
连云港的“蓝色经济”一直处于江苏沿海发展前列,特别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连云港市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全市海洋经济总值将力争达到1 400亿元(不包含石化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57.7%增加至60%以上,而海洋文化旅游所在的现代海洋服务业将是重点发展行业。2015—2020年,在海洋牧场框架区域,加密鱼礁群密度,加大保育礁投放力度,选划40平方千米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并于2015年11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21年开始,连云港市加大经营性海洋牧场建设力度,推动增殖型、休闲型海洋牧场开发建设。2022年1月,赣榆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功获批,同时,加快培育休闲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二)沿海区域城海互动态势良好
连云港滨海区域城镇配套环境良好,港口、城市和产业联动格局逐步形成,处于沿海的一批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小镇珠串一线,分布合理。沿海专业港口集群已经形成,主要有赣榆柘汪港、连云港主港区、徐圩港和灌河港口群等群散杂货、集装箱港口等,连云港西连岛渔港、赣榆青口渔港、三洋渔港、响石渔港、柘汪渔港、海头渔港、灌云燕尾港渔港等一批国家级渔港项目。
(三)海洋文旅产业生态空间广阔
连云港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构成特色鲜明的多元化、多样性的海滨旅游区域,拥有最为富足的生态保护空间。其中包括国家级海州湾海洋公园、海州湾海湾生态与文化遗迹特别保护区、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等丰富的生态区域,以及前三岛鸟类保护区、连岛植物物种自然保护区等海洋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龙王河口羽状沙嘴保护区、连岛海岛海蚀海积地形保护区、灌河口至翻身河口贝壳沙堤保护区、连云港古祭葬群、连岛界域石刻等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等,以及前三岛、秦山岛、东西连岛、羊山岛等岛屿旅游区等地。
(四)海洋文旅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连云港地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32处、市县(区)级183处,还有不可移动文物500多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连云港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72项、市级210项、县级220项,反映了连云港地域内海洋文化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区域海洋文化底蕴和基础。
(五)海洋文旅景区景点开发得到加强
近年来,连云港市文旅产业主打“山海牌”,聚焦海洋文化、徐福文化、丝路文化、淮盐文化等,涉及海洋文旅的建设项目逐步增加,海洋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提档升级,海洋文旅产业发展渐入佳境。“江苏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集中体现了连云港市“山海游”的文化旅游特质精华。
二、制约连云港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海洋自然资源捉襟见肘
连云港已有的海洋自然生态资源业呈现捉襟见肘的局面。如原有的淮北盐场的6万公顷滨海滩涂湿地资源大多转化为工业用地,丰富盐滩资源几乎开垦殆尽,所剩无几。连云区“蓝色海湾”项目折戟就印证了这一点。
(二)海陆统筹瓶颈尚需突破
多年来,连云港海洋文化旅游发展一直呈现出“冬冷夏热”“东热西冷”等季节性产品供给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质量、高颜值的特色海洋文旅项目开发和供给不够丰富,重大海洋文旅基础建设短板突出,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连云港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符合现代文旅消费需求、体验性的大型海洋文旅项目几乎是空白,能够凸显连云港市山海人文旅游资源的项目鲜有建设;国家级“江苏连云港山海丝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和待批,至今无解;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海州湾海湾生态与文化遗迹特别保护区、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海洋文旅品牌运用不足。
(三)海洋文旅产业结构亟须优化
近年来,连云港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连云港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三、二、一”的梯度产业结构优势状态。2021年,连云港市三产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3.1∶44.4∶42.5调整为10.7∶43.6∶45.7,但是,与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相比仍存有差距,第三产业仍需持续优化。从海洋细分行业来看,2021年我国滨海旅游仍处高速成长期,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比最大,达44.9%;从海洋交通运输业来看,增加值占比为21.9%。而2021年,江苏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比只有13.14%,相比同期全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44.9%占比差距较大。因此,连云港作为江苏滨海旅游业的主战场,亟须增强提质,发挥作用。
三、连云港海洋文旅产业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深化海洋文化研究,大力营造山海城市文化定位的主旋律
1.明晰地方山海城市文化主题定位。连云港市山海相拥,山海齐观。山海作为城市文化定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来,一些地方研究成果一直困扰着连云港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致使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摇摆不定,海洋文化的主导地位受到制约和限制,对于全面彰显山海文化影响深远。
2.深化地方海洋文化专题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的关键是社会群体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和彰显。要进一步深化连云港地方海洋文化研究,结合“江苏连云港山海丝路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连云港大运河(淮盐)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2022—2025)》的实施和落实,开展多领域、多学科的海洋文化调研和专题研究,摸清家底,明晰方向,以文促旅,文旅融合,文旅一体,切实推动地方海洋文旅产业的深入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二)注重可持续发展,维护海洋优良生态,提升海洋文旅资源的集约型利用开发效能
1.筑牢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海洋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要坚持全域一体、海陆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海陆污染联防联控,科学谋划海洋开发,打造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美丽海洋,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时间和空间多维度的可持续、绿色生态发展观,慎终如始,坚守底线,严格管控高耗能、高碳、低效率的重复开发,主动采取“财富转移”政策,让后代人对自然资源拥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权和生存权,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和拥有同样均等的发展机会。
2.加强海洋、海滨、海水生态立体性保护与修复。开展海洋生态综合保护与修复行动,进一步完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统筹实施沿海防护林、河口、岸滩、海湾、湿地、海岛等保护修复工程,加大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地的监管和维护,加强典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探索实施市域内多元、小型特种的海洋自然保护地、保护区认定制度,整合优化国家、省级海洋公园、重点生态保护区、滨海湿地保护地,设立保护区名录,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市域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
3.提升海洋文旅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效能。建设海洋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动态监管海洋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开展海洋海域使用后评估研究。加强文旅行业用海精细化管理,严控海域开发规模和强度,规范涉海文旅项目在使用海洋资源的动态管理。完善海域、海岛有偿使用制度,健全和完善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海域立体综合利用,注重分层用海,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支持海洋旅游、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潮汐能开发等经营活动兼容用海、融合发展。
(三)构建城海互动体系,健全“五海”联动机制,打造全域一体沿海文旅产业隆起带
1.打造人、海、城和谐的海洋文化旅游产业隆起带。坚持海陆统筹、城海互动、山海融合,全域一体,着力提升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能力和智慧化服务水平,建设一批特色海洋文化旅游线路、标志性景区和“精专特新”精品项目,串珠成线、连片成面,建立滨海、近海、远海与海洋、海岸、海岛、生态、湿地等“五海”有机结合的立体化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海洋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区域性的世界级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2.构建富有特色、全域一体的滨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走廊。实施全域景观美化工程,完善景观游赏设施体系,串联各类滨海景观,打造一批满足观光、休闲、度假需求的海洋观光休闲度假综合体。推动滨海自驾旅游、房车露营游、海岛探秘游、生态休闲游、文化研学游、康养休闲游等新兴文化旅游业态,加快滨海自驾房车廊道建设,完善沿海海滨大道公路两侧绿化、步道、骑行、驿站、营地等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涉海的国家级、省级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文旅小镇、生态保护区发展层次,推动国家级海洋文旅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山海丝路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培育和创建,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滨海文化旅游走廊。
3.打造江苏唯一、全国稀缺的温带海岛生态文化旅游带。紧盯国家“和美海岛”建设,实行全市“美丽海岛”建设工程,施行“一岛一策”“一岛一品”,加强赣榆区秦山岛景区、连云区连岛景区、前三岛景区、高公岛景区和灌云开山岛景区等五大岛群保护和利用,整合周边海洋自然文化资源和海州湾海洋公园,形成一批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运动、文化体验等不同特色的海岛旅游产品,打造我国沿海中部江苏唯一、全国稀缺的世界级温带海岛生态文化旅游带。
(四)锁定公众文化消费需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沉浸式、休闲式海洋文旅产业项目集群
1.建设一批数智化海洋文化旅游景区、小镇和项目。依据海洋文化旅游开发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有效提升文化旅游景区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建设景区景点的监测设施和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景区景点、度假区发展数字化体验产品和服务,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推出一批示范性智慧旅游景区样板,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村镇和社区。
2.培育和建设山海特色旅游产品。坚持精品化原则,积极发展海洋旅游、海岛体验、海上运动、海滨康养、游艇游轮、海岸露营、海洋民俗、海洋民宿等新业态,不断创新休闲疗养、旅游演艺、海洋游学等旅游产品。培育体现港城海洋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创意设计产品,带动滨海旅游产品体系完善和区域品牌档次提升。提升连云老街、赣榆二道街等海洋文化街区功能,开发海洋渔文化,建设特色海洋博物馆。依托黄金海岸休闲渔业示范区,积极发展海上垂钓、出海体验、渔家乐、节庆文化、美食节等休闲渔业旅游产品。加强科技创新赋能海洋文旅产业发展,创新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打造云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文旅数字产品。推动海洋文旅融合发展,创建海洋文旅消费示范区,申报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推进海上酒店、游轮游艇俱乐部、帆船基地、海洋水上乐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高价值的文旅特色节点,汇聚高颜值、高质量、高端化、高品质的海洋文旅项目,为建设国际知名海洋旅游城市树立新标杆。
(五)推动传统文旅产业转型,推进新兴产业提质扩能,建设高水平海洋文旅产业新体系
1.推动传统海洋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深度挖掘山海文化、徐福文化、淮盐文化、西游文化、镜花缘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改进传统文旅产业模式,培育衍生产品,开发“慢游”项目,延伸产业链,增加驻留时间,变原有的观光型文化旅游项目为休闲型、体验型、沉浸型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壮大海洋休闲渔业,依托海洋牧场,拓展观光、垂钓、采摘、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打造集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海上田园综合体。
2.推进新兴海洋文旅产业提质扩能。打造全天候海洋旅游新业态,积极开发新型海洋文旅产品,如海洋运动、海水康疗、海洋食品养生、海草房民宿、房车露营、海洋节会等。开发海洋历史文化、海洋国防文化、海洋科技文化、海港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民俗文化等研学旅游产品,推动江苏山海丝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实施和落地。加强海洋文创产品研究和开发,开发海上会展、海岛免税购物、海洋水下观光、盐疗体验、休闲康养等新业态、新模式。
3.构建现代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聚合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全域一体、陆海统筹、人海互动的立体化、全界域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自贸区内的邮轮示范区建设,整体打造区域性邮轮母港旅游产业体系,支持创建国家级邮轮母港。积极推进沿海区域海洋文化旅游小镇及系列山海文化风情小镇建设。
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前瞻性产业研发,支持建设产学研贯通的全产业链的海洋文旅实验室、文化旅游科技示范园区,争取到2025年实现省级海洋文化和旅游实验室的零的突破,新增一批海洋智慧文旅示范和培育项目,建成一批海洋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领军企业,确立连云港在江苏海洋文旅产业开发方面的领先地位,形成“互联网+旅游”新质生产力。鼓励电商平台拓展海洋“旅游+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功能,融合资源,开发海洋数字文旅新品牌。
(六)瞄准时代科技创新,创新传统文旅业态,拓展聚合有力的海洋文旅发展新空间
1.强化海洋文旅行业数智化开发与应用。关注海洋文旅产业国际化趋势,着力提升游客便利度、体验感,改善综合服务能力,引导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普及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科学推进预约、错峰、限量,推广电子票、云排队、无接触服务等新方式,支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发针对中、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门应用程序和友好界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进一步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海洋文化旅游领域的开发与应用,聚焦市场需求和现代企业发展现实,实施和开展智能场景感知、用户行为分析、人机交互、混合现实、全息展演、沉浸式演出等体验互动与呈现技术研发,打造兼具地方海洋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数字化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
2.拓宽数字文化旅游服务应用场景和传播渠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整合文旅数字资源,打造一批“不谢幕的剧场”“不停演的广场”“不落幕的展览”等业态的数智化共享空间。注重陆海统筹,进一步完善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构建数字文旅产业生态,打造海洋文旅产业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支持和深化文化旅游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支持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和产品开发。
(文 / 赵鸣 徐海清 周琴)
【基金课题:2023年度连云港市科协软课题研究优选项目,课题名称:连云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kxwx2302)。】
(作者简介:赵鸣,现任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镜花缘研究中心研究员、连云港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省、市课题近60个,获得各类奖项20多项,主要对“一带一路”、文化旅游、新闻出版、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徐海清,江苏慧源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周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
参考文献
[1]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https://www.lyg.gov.cn/zglygzfmhwz/zxgh1/content/46f50914-0c72-44a0-9ec1-1f4939fe4bb5.shtml.[EB/OL].(2021-12-31)[2023-10-16].
[2]“蓝色动力”强劲!江苏2021年海洋生产总 值突破9000亿元.http://www.xdkb.net/p1/nj/20220509/ 285759.html.[EB/OL].(2022-05-09)[2023-10-10].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9588.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