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摘 要:研究对比了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并从高校和企业角度给出了优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扬州运河酒店管理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例,从实习岗位分配、指导和教学内容更新、评估和反馈等方面介绍了经验。本研究可以为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实习实训基地;解决方案
一、前言
现代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不同学校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样,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导致合作成果和效果的差异。其次,部分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项目设计缺乏实际需求的深度了解,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另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面临实践环境不足、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提升。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当前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希望能为职业院校教育和酒店行业的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国内对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深入。学者朱朦朦以技工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了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及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王洪莉等,认为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偏应用型的实践型专业,更注重专业的实践性,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许多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该专业和社会发展的匹配性,因此学生毕业后存在专业技能与社会衔接难等问题,并以一体化课改为前提,探讨了我国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提炼了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应具备的四大要素。学者李旭认为外部条件、运行机制、主要因素,是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维度。并提出了四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学者黄德桥等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二)国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国外对于酒店人才培养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国际上最著名的“洛桑模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真正典型的“店校合一”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始终位于学术前沿。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出来的毕业生有理论、懂业务,既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进入企业就能直接担任管理工作,深受企业的欢迎。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学完一个门类的课程,就要相应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通过实践巩固理论学习的成果。在实践中接触管理事务,培养管理意识。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出来的毕业生有理论、懂业务,既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进入企业就能工作,因此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对于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问题在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除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还需关注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合作项目设计缺乏实际需求的准确把握,导致双方合作效果不佳。此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面临实践环境不足、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其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提升。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及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介绍了其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以期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提供借鉴。
三、校企合作典型模式及优化策略
(一)酒店管理专业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实习实训合作模式和项目合作模式两种:
1.模式一:实习实训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酒店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合作形式主要为短期实习和长期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参与酒店的日常运营工作,并且通过导师的指导进行实操训练。学生的实习成绩会纳入学分考核和毕业评定。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并接触真实的酒店管理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2.模式二:项目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酒店企业合作开展一些具体的项目,如酒店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等。合作形式主要为学生团队参与项目,由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定负责人协同指导。学生需要通过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实施计划等步骤,完成项目任务,并提交报告或成果。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实训合作模式和项目合作模式都是常见的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劣势。
实习实训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亲身参与酒店的实际运营工作,接触真实的管理环境,从中培养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增加对行业的了解,并且通过指导老师和行业导师的指导和评价,获得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项目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学生通过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实施计划等工作流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将解决方案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具备更好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总体而言,实习实训合作模式强调学生对实际酒店工作的直接参与,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项目合作模式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两种模式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各有侧重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或结合两种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校企合作模式优化及建议
1.从高校的角度出发。(1)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高校可以主动与酒店企业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发展趋势,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符合酒店行业需求的人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信息的互通与共享。(2)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行业发展和需求变化,高校应及时更新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引入新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案例。结合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增加实践机会: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展学生的实践机会。例如,与酒店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的酒店管理工作,提高实操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酒店行业相关的竞赛和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从企业的角度出发。(1)提供专业导师和实践指导:企业可以指定专业导师或行业领域的专家,与高校合作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项目合作,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2)建立双向培养机制: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共同推进人才培养。企业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实习岗位、专业培训等资源支持,与高校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酒店管理人才。(3)及时反馈学生表现:企业与高校可以建立学生实习实训成绩和评价的反馈机制,定期向高校反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这样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努力,不断改进和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为酒店行业培养适应需求的专业人才。
(三)案例介绍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一所地处江苏省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酒店管理领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
扬州运河酒店管理公司是一家位于江苏扬州的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拥有多家酒店和度假村。公司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酒店服务,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流的团队。作为一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酒店管理公司,他们对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并积极探索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合作模式被引入,学生通过进入公司实习的方式,融入实际工作环境,与专业导师和公司员工共同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合作模式包括实习岗位的分配、学院指导和公司导师的合作、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方面。学生在实习岗位上接受公司导师的指导和教育,学院指导老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实习过程,并根据行业发展和实际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学生表现的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扬州运河酒店管理公司共同建立一个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将提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和资源。
1.实习岗位分配。学院与公司共同设计实习岗位,确保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课程要求相匹配。学生将根据自身专业兴趣和能力,根据公司提供的实习需求,在不同部门进行分配,如前台接待、餐厅服务、客房管理等。
2.学院指导和公司导师。学院将派遣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并与公司导师合作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将负责监督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内容的落地,公司导师将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更新。学院根据行业发展和公司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指导老师将根据实习岗位的具体情况,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公司导师将提供实践指导和案例分享,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评估和反馈机制。学院和公司将建立实习学生成绩评估和反馈机制。学院和公司导师将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定期进行学生表现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这一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合作模式,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扬州运河酒店管理公司将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并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个合作模式可以为其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公司的校企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研究结论
总的来说,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同时,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优化建议,包括合作形式改进、教学内容更新和学生实践机会的增加等方面。这些研究发现和建议可为相关高校和企业提供参考,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改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文 / 张思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双创’视域下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2023SJSZ1259)】
(作者简介:张思远,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朦朦.校企合作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2023(15):62-65.
[2]黄德桥,杜文静.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20(2):55-58.
[3]张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江苏:苏州大学,2007.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9886.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